从自然地理背景宏观判析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

被引:2
作者
吴成基 [1 ]
王生雄 [2 ]
孟彩萍 [3 ]
徐建华 [2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
[2]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3] 西安科技大学
关键词
自然地理; 区域地质; 地貌形态; 产沙地层; 侵蚀营力; 粗泥沙; 多沙粗沙区; 黄河中游;
D O I
10.14123/j.cnki.swcc.2006.09.004
中图分类号
TV143 [河流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为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确定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从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类型、水文气象等因素与产粗泥沙关系的区域差异对粗泥沙集中来源区进行了宏观判析,认为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范围内,吴旗—志丹—延安—延长一线以北、东胜—准格尔—清水河一线以南、吴旗—榆林—神木—大柳塔一线以东(风沙区以东)至晋西北黄河沿岸的范围是侵蚀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宏观待选范围。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0+52 +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不同岩层对河流粗泥沙贡献的分析 [J].
孙虎 ;
甘枝茂 ;
吴成基 .
中国沙漠, 1997, (03) :43-50
[2]  
水利水保工程对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径流泥沙影响研究[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徐建华,牛玉国编著, 2000
[3]  
黄河泥沙与环境[M]. 科学出版社 , 景可等著, 1993
[4]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专题地图集[M]. 测绘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编, 1991
[5]  
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M]. 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陈永宗等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