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位置测度理论的回顾和展望

被引:69
作者
倪红福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投入产出模型; 上游度; 生产链位置; 产业竞争力;
D O I
10.19639/j.cnki.issn1003-5230.2019.0041
中图分类号
F113 [世界经济问题];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一国及其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影响其对价值链的协调和控制力,进而决定其获取价值的能力。近年来,全球价值链位置测度理论和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但这些测度方法及结果与我们常识中理解的产业链位置存在一些差异,相关概念易混淆,需要进一步澄清和反思,为此,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梳理。首先,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测度方法,重点介绍了Muradov的综合框架和测度思路。其次,辨析了上游度、下游度、生产阶段数和生产长度等相关概念,进一步探讨了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测度的位置与真实经济中生产链位置的异同,并指出了相关实证研究中使用位置指标的缺陷。最后,对位置测度指标的应用和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7+160 +16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基于价值链视角的投入产出分析 [J].
王恕立 ;
吴楚豪 .
财经研究, 2018, 44 (08) :18-30
[2]   全球价值链测度理论及应用研究新进展 [J].
倪红福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8, (03) :115-126+160
[3]   生产分割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J].
刘维刚 ;
倪红福 ;
夏杰长 .
世界经济, 2017, 40 (08) :29-52
[4]   全球价值链中产业“微笑曲线”存在吗?——基于增加值平均传递步长方法 [J].
倪红福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6, 33 (11) :111-126+161
[5]   中国区域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及其变化 [J].
倪红福 ;
夏杰长 .
财贸经济, 2016, (10) :87-101
[6]   生产分割的演进路径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生产阶段数的考察 [J].
倪红福 ;
龚六堂 ;
夏杰长 .
管理世界, 2016, (04) :10-23+187
[7]   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J].
王岚 .
统计研究, 2014, 31 (05) :17-23
[8]   Tracing Value-Added and Double Counting in Gross Exports [J].
Koopman, Robert ;
Wang, Zhi ;
Wei, Shang-Jin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4, 104 (02) :459-494
[9]  
Accounting for intermediates: Production sharing and trade in value added[J] . Robert C. Johnson,Guillermo Noguer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11 (2)
[10]   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 [J].
Hummels, D ;
Ishii, J ;
Yi, KM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1, 54 (01) :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