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湿地模型净水效果与基质酶活性相关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4
作者
王林 [1 ]
李冰 [1 ,2 ]
余家辉 [1 ]
朱加宾 [1 ]
朱健 [1 ,2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湿地模型; 净水效果; 脲酶活性; 磷酸酶活性; 相关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14 [水产业];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植物和基质组合的小型湿地模型净水效果及其与基质酶活性(脲酶和磷酸酶)之间的相关性,并选出净水效果最佳的模型,通过对两种植物(茭白和慈姑)和两种基质(石榴石和磁铁矿)进行组合构建不同的湿地模型,对不同湿地模型进出水口水质和基质酶活性进行测定并加以分析进行优化选择。结果表明:湿地模型对亚硝态氮的去除率最高,最高能达到98.87%,最低也能达到58.06%,对高锰酸盐的去除率最低,最高37.91%,最低2.51%;湿地模型X5-X6对各污染物的去除率基本上都比X1-X4高,总氮去除率平均高3%,氨氮去除率平均高10%,亚硝态氮去除率平均高10%,总磷去除率平均高15%,正磷酸盐去除率平均高20%,高锰酸盐去除率平均高8%;在相同种植数量的情况下,茭白和慈姑混合种植的湿地模型总体上比茭白和慈姑单一种植的湿地模型具有更好的净水效果,是实验中的最佳湿地模型;湿地模型的脲酶活性与总氮去除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03—0.980),脲酶可作为判定人工湿地去除养殖水体中总氮效能的指标,湿地模型磷酸酶活性与高锰酸盐去除率总体上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21—0.992),磷酸酶可作为判定人工湿地去除养殖水体中高锰酸盐效能的指标。研究为人工湿地植物和基质优化选择和基质酶活性评价净水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92 / 69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人工湿地净化海水养殖外排水效果与微生物群落分析 [J].
王加鹏 ;
崔正国 ;
周强 ;
马绍赛 ;
曲克明 ;
毛成全 .
渔业科学进展, 2014, 35 (06) :1-9
[2]   10种人工湿地填料对磷的吸附特性比较 [J].
张修稳 ;
李锋民 ;
卢伦 ;
石美 ;
姚远 .
水处理技术, 2014, 40 (03) :49-52+56
[3]   复合人工湿地对水源地库区水质净化效果分析 [J].
赵晶 ;
赵和平 ;
许良峰 ;
曾峥 ;
丁哲利 ;
赖春宇 ;
赵凤亮 ;
杨肖娥 .
环境工程学报, 2013, 7 (12) :4816-4822
[4]   淡水排放对杭州湾湿地浮游动物群落分布的影响 [J].
李共国 ;
屠霄霞 ;
王佩儿 ;
王自磐 ;
廖何朝兴 ;
杨季芳 .
水生生物学报, 2013, (03) :397-404
[5]   植物根系分泌物分析及对湿地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 [J].
陆松柳 ;
张辰 ;
徐俊伟 .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 (04) :676-680
[6]   植物配置对表层流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研究 [J].
郭萧 ;
熊飞 ;
赵安娜 ;
柯凡 ;
李文朝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0, 32 (05) :57-60+72
[7]   4种填料对氨氮的吸附效果 [J].
金相灿 ;
贺凯 ;
卢少勇 ;
胡小贞 ;
李胜男 .
湖泊科学, 2008, (06) :755-760
[8]   人工湿地对胡子鲇养殖水体循环净化的研究(英文) [J].
刘文生 ;
肖建光 ;
林齐鹏 ;
汪植三 ;
李勇 ;
李伟霞 .
水生生物学报, 2008, (01) :33-37
[9]   人工湿地不同填料去污性能比较 [J].
汤显强 ;
李金中 ;
李学菊 ;
刘学功 ;
黄岁樑 .
水处理技术, 2007, (05) :45-48
[10]   人工湿地植物研究进展 [J].
李林锋 ;
年跃刚 ;
蒋高明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6, (08) :616-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