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食物生态足迹的测算模型及实证分析

被引:23
作者
郭华 [1 ,2 ]
蔡建明 [1 ]
杨振山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天津市农村经济与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食物生态足迹; 食物赤字;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2 [污染分析与测定];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及饮食需求多样化,城市食品安全正在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为探寻城市与食物之间的关系,论文应用食物生态足迹的概念提出其测算方法,并以北京为研究区域进行实证分析,从供需平衡的角度,测算了供养北京城市所需要的食物生态足迹变化。研究发现,尽管人均食物生态足迹仍然相对稳定在0.127 hm2左右,但北京食物生态足迹总体增长迅速,已从1993年的1.18×104km2增加到2010年的2.94×104km2,达到北京市国土面积的1.79倍,并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随着北京内部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食物承载力不断降低,北京也会不断将其食物赤字转移到外埠区域,来维持食物生态足迹的供需平衡。因此,北京若要增强自身的食物供给能力,减少食物生态足迹,就需要采取不同于目前的发展策略,加大都市农业的开发力度。
引用
收藏
页码:417 / 42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特征及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格局现状 [J].
刘东 ;
封志明 ;
杨艳昭 ;
游珍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7) :1-6+398
[2]   北京市人地关系现状及预测——基于生态足迹和GM模型的分析 [J].
张远索 ;
张占录 ;
孟斌 ;
朱海勇 .
城市问题, 2011, (05) :34-39
[3]   中国生态足迹的趋势预测及情景模拟分析 [J].
张波 ;
王青 ;
刘建兴 ;
顾晓薇 .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0, (04) :576-580
[4]   我国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与预测 [J].
谭秀娟 ;
郑钦玉 .
生态学报, 2009, 29 (07) :3559-3568
[5]   基于EMD的中国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动力学预测 [J].
张衍广 ;
李茂玲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 23 (01) :13-17
[6]   北京西部山区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可持续性分析 [J].
李红 ;
张凤荣 ;
孙丹峰 ;
周连第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S1) :207-211
[7]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的生态足迹评价研究 [J].
赖力 ;
黄贤金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2) :66-71
[8]   中国的生态空间占用研究 [J].
谢高地 ;
鲁春霞 ;
成升魁 ;
郑度 .
资源科学, 2001, (06) :20-23
[9]   生态占用——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指标 [J].
李利锋 ;
成升魁 .
自然资源学报, 2000, (04) :375-382
[10]  
北京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北京市统计局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