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从事生态循环农业意愿与行为的决定:市场收益还是政策激励?

被引:87
作者
黄炜虹 [1 ,2 ]
齐振宏 [1 ]
邬兰娅 [1 ,2 ]
胡剑 [1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户; 生态循环农业; 意愿与行为; 市场收益; 政策激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我国新时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农户是生态循环农业的经营主体和利益相关者,厘清农户参与生态循环农业的根本动机,对于制定有效的生态循环农业推广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湖北省391份农户调查数据,首先,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市场收益、政策激励对农户生态循环农业从事意愿与行为影响路径的基本假设,并利用OLS方法分析市场收益和政策激励对农户从事生态循环农业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其次,运用优势分析法评估市场收益类变量和政策激励类变量影响农户意愿与行为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最后,通过交互效应检验市场收益类变量和政策激励类变量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收入预期对农户从事生态循环农业的意愿与行为均有直接的积极影响,是促进农户从事生态循环农业的最重要的因素;焚烧秸秆惩罚政策和废弃物资源化补贴政策对农户从事生态循环农业的意愿有积极影响,沼气池建设补贴政策和废弃物资源化补贴政策对农户生态循环农业行为有促进作用;收入预期与废弃物资源化补贴政策在影响农户生态循环农业行为的过程中存在互补效应。本研究认为,市场收益是刺激农户采纳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首要因素,因此,要着力完善生态农业市场体系,增强生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农户对生态循环农业的盈利信心;另外,政策激励对于农户采纳生态循环农业具有促进作用,应该做到约束与激励并行,同时注意加强农业政策的科学设计与落实执行。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不同政策对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 [J].
黄祖辉 ;
钟颖琦 ;
王晓莉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8) :148-155
[2]   绿色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路径拿捏 [J].
李雪娇 ;
何爱平 .
改革, 2016, (06) :90-99
[3]   信息能力、认知与菜农使用农药行为转变——基于山东省菜农数据的实证检验 [J].
王绪龙 ;
周静 .
农业技术经济, 2016, (05) :22-31
[4]   退耕还林背景下农户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采用行为研究 [J].
朱长宁 ;
王树进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 (03) :69-74+124
[5]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出路——基于社会化小农的调查分析 [J].
杨晓锋 .
财经理论研究, 2015, (01) :50-56
[6]   市场VS政府,什么力量影响了我国菜农农药用量的选择? [J].
王常伟 ;
顾海英 .
管理世界, 2013, (11) :50-66+187
[7]   基于农户WTA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补偿标准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J].
何可 ;
张俊飚 .
中国农村观察, 2013, (05) :46-54+96
[8]   低碳农业的利益驱动机制 [J].
虞洪 .
农村经济, 2012, (06) :33-36
[9]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发生机制和对策研究 [J].
饶静 ;
许翔宇 ;
纪晓婷 .
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2 (08) :81-87
[10]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J].
李文华 ;
刘某承 ;
闵庆文 .
资源科学, 2010, 32 (06) :101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