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后P300的变化

被引:1
作者
胡若笑
吕望强
范卫星
陈兴时
机构
[1] 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功能科
[2]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神经生理室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P300; 认知障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13 [];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应用WOND2000C脑诱发电位仪对31例VD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6周进行P300检测,使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E)测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前VD组有明显的认知功能缺损,其MMSE评分为(17.5±3.8)分,低于正常老人组(NC组)的(26.8±1.4)分,P<0.01。P300表现为P2、N2、P3靶潜伏期延长.靶P2、P3波幅低,非靶P2波幅低(P<0.01)。治疗后,随着VD患者的认知功能的恢复,其P300主要表现为P3潜伏期缩短,P3波幅增高(P<0.05)。结论P300有助于反映VD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P3指标的变化较有临床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339 / 34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精神科应用脑电生理技术的循证医学研究进展 [J].
张明岛 ;
陈兴时 ;
王继军 .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6, (04) :250-251
[2]   P300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关系 [J].
陈兴时 ;
张明岛 ;
楼翡璎 ;
王红星 ;
王继军 ;
郭旗 ;
刘丽 ;
高存友 ;
刘萍 ;
刘效巍 ;
段慧君 ;
郭凤莲 ;
梁建华 ;
陈冲 ;
陈欣伟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 (08) :545-548
[4]   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 [J].
宋景贵 ;
王夏红 ;
穆俊林 ;
卢红 ;
顾仁骏 ;
张帆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5, (04) :226-227
[5]   体感诱发电位在预测脑卒中急性期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价值 [J].
马超 ;
许俭兴 ;
燕铁斌 ;
黄利荣 ;
曾海辉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2, (01) :36-38
[6]   Identification of diagnostic evoked response potential segments in Alzheimer's disease [J].
Benvenuto, J ;
Jin, Y ;
Casale, M ;
Lynch, G ;
Granger, R .
EXPERIMENTAL NEUROLOGY, 2002, 176 (02) :269-276
[7]  
实用临床电生理学.[M].刘青蕊; 黄宝晨; 孙吉林; 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8]  
认知事件相关脑电位教程.[M].魏景汉;罗跃嘉主编;.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