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竹巴笼自然保护区矮岩羊的集群特征

被引:5
作者
申定健 [1 ]
王淯 [2 ]
格来 [3 ]
曾国伟 [3 ]
黄艺川 [3 ]
李开俊 [3 ]
唐伦 [3 ]
机构
[1]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内江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3] 巴塘县林业局
关键词
矮岩羊; 集群类型; 集群大小; 年龄组结构; 性比;
D O I
10.16829/j.slxb.2009.03.002
中图分类号
Q958.1 [动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07年7~12月和2008年4~6月,采用样线法和定点观察法,在四川省竹巴笼自然保护区对矮岩羊集群行为进行了观察。2007年观察到34群共217只矮岩羊,集群平均为6.4±4.9只;2008年观察到16群共135只,集群平均为8.4±7.7只。集群分为雄性群(2007年:8.8%;2008年:6.3%)、雌性群(2007年:2.9%;2008年:0)、混合群(2007年:70.6%;2008年:81.2%)、母仔群(2007年:8.8%;2008年:12.5%)和孤羊(2007年:8.8%;2008年:0)5种类型。在不同季节,5种集群类型比例都有所变化,差异显著(P<0.01)。集群大小间和集群类型间也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2~10只的集群在2007年占73.5%,在2008年占75.0%,呈集小群特征。年龄组结构中,成体、亚成体和幼体个体数比为100∶26.4∶28.6(2007年)和100∶24.7∶20.4(2008年)。雌雄性比2007年为100∶55.7,2008年为100∶56.6,年间差异不显著(P>0.05)。受集群收益、生物学特征、繁殖周期、资源竞争、生境地形地貌、捕食风险和人类活动等主要因素的影响,矮岩羊在集群类型、集群大小、年龄结构和性比上显示了其生存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239 / 2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矮岩羊行为生态的初步研究 [J].
申定健 ;
王淯 ;
泽仁居勉 ;
曾国伟 ;
黄艺川 ;
李开俊 ;
唐伦 .
四川动物, 2007, (04) :774-777
[2]   青海布哈河上游地区同域分布的普氏原羚与藏原羚草青期的集群比较 [J].
李忠秋 ;
蒋志刚 .
动物学研究, 2006, (04) :396-402
[3]   矮岩羊集群行为的初步研究 [J].
王淯 ;
郑合勋 ;
赵建华 ;
徐宏发 ;
张汉峰 ;
泽仁居勉 ;
曾国伟 ;
黄艺川 ;
伍家德 .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73-75
[4]   可可西里地区藏羚的社群特征 [J].
连新明 ;
苏建平 ;
张同作 ;
曹伊凡 .
生态学报, 2005, (06) :1341-1346
[5]   贺兰山岩羊种群结构的季节性变化 [J].
余玉群 ;
郭松涛 ;
白庆生 ;
李志刚 ;
胡天华 ;
吕海军 .
兽类学报, 2004, (03) :200-204
[6]   矮岩羊种群生态的初步研究 [J].
王淯 ;
王小明 .
生物多样性, 2003, (01) :59-62
[7]   春季和夏初黄羊的集群行为 [J].
高中信,关东明,金昆,包新康 .
兽类学报, 1996, (03) :176-181
[8]   半野生麋鹿集群行为的初步研究 [J].
陆军,于长青,丁玉华,沈华 .
兽类学报, 1995, (03) :198-202
[9]   矮岩羊生物学的研究 [J].
吴毅 ;
袁重桂 ;
胡锦矗 ;
彭基泰 ;
陶沛林 .
兽类学报, 1990, (03) :185-188
[10]  
Group-size effects on vigilance: a search for mechanisms[J] . Guy Beauchamp.Behavioural Processes .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