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阶段

被引:72
作者
汤良杰
金之钧
张明利
由福报
张兵山
骆静
机构
[1] 石油大学!北京
[2] 青海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构造演化; 断陷; 挤压; 地质特征; 油气藏形成; 阶段; 油气远景柴达木盆地; 构造演化; 断陷; 挤压; 地质特征; 油气藏形成; 阶段; 油气远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演化可分为三大裂陷—挤压旋回 :①震旦纪—早、中泥盆世旋回 ,分为震旦纪—早、中奥陶世裂陷阶段 (发育由震旦系—中奥陶统暗色碳酸盐岩和泥页岩构成的潜在烃源岩系 )和晚奥陶世—早、中泥盆世挤压阶段 ;②晚泥盆世—三叠纪旋回 ,分为晚泥盆世—早二叠世裂陷阶段 (发育石炭纪台地—陆棚相暗色泥页岩和泥灰岩、灰岩构成的烃源岩系 )和晚二叠世—三叠纪挤压阶段 ;③侏罗纪—第四纪旋回 ,分为侏罗纪—白垩纪陆内裂陷阶段 (发育侏罗纪煤系烃源岩系 )和第三纪—第四纪挤压阶段。这三大裂陷—挤压旋回的挤压期是盆地中构造圈闭的形成时期 ,相应有三个油气成藏阶段 ,其中以侏罗纪—第四纪油气成藏阶段最为重要。认为在柴达木盆地北缘 ,北部断陷的侏罗系油气远景良好 ,3个大型反“S”型构造带是有利油气聚集带 ,其中冷湖—马海—南八仙构造带侏罗系保存良好 ,处于生油凹陷的有效供油带 ,构造完整 ,是最有利的聚油构造带 ;德令哈坳陷主要勘探目的层是石炭系和侏罗系 ,山前构造带与欧龙布鲁克—牦牛山凸起之间的沉陷地带是油气运移指向地带 ,应作为重点勘探目标。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演化可分为三大裂陷—挤压旋回 :①震旦纪—早、中泥盆世旋回 ,分为震旦纪—早、中奥陶世裂陷阶段 (发育由震旦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9+11 +1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柴达木盆地的侏罗系
    陆廷清
    马志强
    牟中海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6) : 17 - 20+114
  • [2]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油气前景
    王明儒
    胡文义
    彭德华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5) : 20 - 24+119
  • [3] 重新认识柴达木盆地力争油气勘探获得新突破
    翟光明
    徐凤银
    [J]. 石油学报, 1997, (02) : 4 - 10
  • [4] 格尔木—额济纳旗断面走廊域火成岩-构造组合与大地构造演化
    邓晋福
    杨建军
    赵海玲
    赖绍聪
    刘厚祥
    罗照华
    狄永军
    [J]. 现代地质, 1996, (03) : 39 - 52
  • [5] 柴达木北缘古生代蛇绿岩及其构造意义
    赖绍聪
    邓晋福
    赵海玲
    [J]. 现代地质, 1996, (01) : 19 - 22+24-29
  • [6] 柴达木北缘石榴石橄榄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杨建军,朱红,邓晋福
    周天祯,赖绍聪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4, (02) : 97 - 105
  • [7] 柴达木北缘发现大型韧性剪切带
    赖绍聪
    邓晋福
    赵海玲
    罗照华
    刘厚祥
    杨建军
    周天祯
    [J]. 现代地质, 1993, (01) : 125 - 125
  • [8] 吐哈盆地含煤沉积与煤成油[M]. 煤炭工业出版社 , 吐哈石油勘探开发会战指挥部,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