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近五百年来玉米在中国境内的传播
被引:26
作者
:
韩茂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
韩茂莉
机构
:
[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
来源
:
中国文化研究
|
2007年
/ 01期
关键词
:
近五百年;
玉米;
中国境内传播路径;
D O I
:
10.15990/j.cnki.cn11-3306/g2.2007.01.005
中图分类号
:
F329 [中国农业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
060207 ;
摘要
:
玉米是16世纪中期传入中国的重要农作物,在近五百年的传播历程中,形成东南海路、西南陆路、西北陆路三条入境传播路径。本文在肯定三条传播路径并存的前提下,指出经由东南海路一线完成的传播空间在国内占主导地位,且无论经由哪条路径,以移民为主要形式的人口流动是推动玉米在中国境内传播的主要动力。并强调经由三条玉米入境传播路径形成的传播区域与中国自然地理格局十分吻合,这样的结果与作物在传播历程中通过环境适应,选择适宜生存的品种直接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清代江西农业的发展
施由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施由民
[J].
农业考古,
1995,
(01)
: 141
-
149
[2]
清代两湖地区的玉米和甘薯
龚胜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
龚胜生
[J].
中国农史,
1993,
(03)
: 47
-
57
[3]
明清时期的流民和赣北山区的开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树基
[J].
中国农史,
1986,
(02)
: 12
-
37
[4]
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在泉州的所见所闻
杨钦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杨钦章
[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85,
(01)
: 74
-
74
[5]
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炳棣
[J].
世界农业,
1979,
(04)
: 34
-
41
[6]
中国人口史[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曹树基著, 2001
[7]
中国移民史[M]. 福建人民出版社 , 曹树基著, 1997
[8]
西南历史文化地理[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蓝勇著, 1997
[9]
清代两湖农业地理[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龚胜生著, 1996
[10]
五谷史话[M]. 中华书局 , 万国鼎编写, 1961
←
1
→
共 10 条
[1]
论清代江西农业的发展
施由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施由民
[J].
农业考古,
1995,
(01)
: 141
-
149
[2]
清代两湖地区的玉米和甘薯
龚胜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
龚胜生
[J].
中国农史,
1993,
(03)
: 47
-
57
[3]
明清时期的流民和赣北山区的开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树基
[J].
中国农史,
1986,
(02)
: 12
-
37
[4]
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在泉州的所见所闻
杨钦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杨钦章
[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85,
(01)
: 74
-
74
[5]
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炳棣
[J].
世界农业,
1979,
(04)
: 34
-
41
[6]
中国人口史[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曹树基著, 2001
[7]
中国移民史[M]. 福建人民出版社 , 曹树基著, 1997
[8]
西南历史文化地理[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蓝勇著, 1997
[9]
清代两湖农业地理[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龚胜生著, 1996
[10]
五谷史话[M]. 中华书局 , 万国鼎编写, 196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