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说理”逻辑和转换机制
被引:20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余勤
[
1
]
刘淑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华大学党委办公室
东华大学学生处
刘淑慧
[
2
]
机构
:
[1]
东华大学学生处
[2]
东华大学党委办公室
来源
:
思想理论教育
|
2017年
/ 10期
关键词
: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说理;
话语;
D O I
:
10.16075/j.cnki.cn31-1220/g4.2017.10.014
中图分类号
:
D64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学科分类号
:
0305 ;
030505 ;
摘要
:
思想政治教育是说理的科学,说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空间里,传统意识形态教育的"说理"方式面临新的挑战,需要实现与时俱进的转换和创新。网络思想政治话语表达要打破传统的单向的话语表达方式,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间性",增强互动性。要突破传统的以"课堂讲授"、"文字对话"为主的单一语言表达,转换为多维的话语表达。要注重显性表达转向隐性表达,"说理"的内容要"回归现实"。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0+96 +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价值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研究
[J].
王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婧
.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7,
(09)
:7
-9
[2]
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机制建构——以90后大学生话语体系变化为背景
[J].
曹和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肇庆学院思政部
曹和修
.
人民论坛,
2015,
(11)
:139
-141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建构的策略探讨
[J].
魏晓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魏晓文
;
李晓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沈阳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晓虹
.
思想理论教育,
2014,
(10)
:90
-94
[4]
交往理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的根基
[J].
郭毅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徐州医学院社会科学部
郭毅然
.
探索,
2007,
(05)
:89
-92
[5]
说理教育的劝导机制
[J].
曾令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江师范学院教育心理系
曾令英
;
曾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江师范学院教育心理系
曾琴
.
基础教育研究,
2007,
(02)
:49
-52
[6]
修德与创新[M].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包苏红, 2015
[7]
说理[M]. 华夏出版社 , 陈嘉映, 2014
←
1
→
共 7 条
[1]
价值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研究
[J].
王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婧
.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7,
(09)
:7
-9
[2]
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机制建构——以90后大学生话语体系变化为背景
[J].
曹和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肇庆学院思政部
曹和修
.
人民论坛,
2015,
(11)
:139
-141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建构的策略探讨
[J].
魏晓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魏晓文
;
李晓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沈阳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晓虹
.
思想理论教育,
2014,
(10)
:90
-94
[4]
交往理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的根基
[J].
郭毅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徐州医学院社会科学部
郭毅然
.
探索,
2007,
(05)
:89
-92
[5]
说理教育的劝导机制
[J].
曾令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江师范学院教育心理系
曾令英
;
曾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江师范学院教育心理系
曾琴
.
基础教育研究,
2007,
(02)
:49
-52
[6]
修德与创新[M].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包苏红, 2015
[7]
说理[M]. 华夏出版社 , 陈嘉映, 201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