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马尾松生态位分析

被引:8
作者
张克荣 [1 ,2 ,3 ]
刘应迪 [1 ]
朱晓文 [1 ]
张全发 [2 ]
彭驰 [1 ]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马尾松; 生态位; 生态位重叠; 年龄结构; 种群动态;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9.0002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调查岳麓山植被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中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及马尾松种群的年龄结构。结果表明:1)乔木层马尾松生态位宽度最大,灌木层中马尾松生态位宽度最小;2)马尾松年龄结构为衰退型;3)生态位和种群年龄结构表明,岳麓山马尾松虽然是乔木层的优势种,但更新严重不良,表现出强烈消退趋势;4)乔木层中与马尾松生态位重叠较大的种为樟(Cinnamomum camphor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四川山矾(Symplocos setchuensis)、冬青(Ilex crenata)、檵木(Cyclobalanopsis glauca)等,灌木层中栲(Castanopsis fargesii)和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与马尾松生态位重叠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97 / 20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枫香群落研究 [J].
黄宗胜 ;
彭重华 ;
王建兵 .
湖南林业科技, 2005, (03) :24-26
[2]   岳麓山的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 [J].
彭映辉 ;
许万景 .
湖南林业科技, 1992, (04) :59-61
[3]   生态位理论及其测度研究进展 [J].
李 ;
朱金兆 ;
朱清科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3, (01) :100-107
[4]   科尔沁沙地植物群落恢复演替系列种群生态位动态特征 [J].
张继义 ;
赵哈林 ;
张铜会 ;
赵学勇 .
生态学报, 2003, (12) :2741-2746
[5]   武汉市马鞍山森林公园马尾松年龄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J].
杨心兵 ;
覃逸明 ;
刘胜祥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209-213
[6]   南亚热带人工马尾松林下植物组成特征及主要木本种群生态位研究 [J].
康冰 ;
刘世荣 ;
史作民 ;
温远光 ;
蔡道雄 ;
卢立华 ;
梁宏温 ;
冯常林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9) :1786-1790
[7]  
Leibold MA,McPeek MA.Coexistence of the niche andneutral perspectives in community ecology. Ecology . 2006
[8]   岳麓山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J].
田晔林 ;
陈三茂 ;
马亮 .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2, (01) :45-49
[10]   太行山中段植物群落优势种生态位研究 [J].
李军玲 ;
张金屯 .
植物研究, 2006, (02) :2156-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