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走向全球强国的外交理论准备——阶段性使命和建构性重点

被引:20
作者
杨洁勉
机构
[1]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关键词
外交理论; 和平共生; 和谐共生; 实践自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正逐步从全球大国走向全球强国,其外交理论准备既需要明确不同阶段的使命,也需要确立在各阶段理论建构的重点。从阶段性使命上看,这一外交理论准备由低至高包括和平共处、和平共生与和谐共生三个重要阶段。目前,中国的外交理论准备正从和平共处第一阶段向和平共生第二阶段发展,通过内生成长、外生互动和共生建设等途径建构和平共生理论。更长远的第三阶段使命是推进和谐共生理论,使全球关系在物质和精神上更上一层楼。从理论建构重点上看,中国外交理论在各个阶段的建构重点都既需要夯实基础理论或指导性理论,也需要强化操作理论或行动性理论,从而保障中国迈向全球强国的外交理论的知行合一。就未来数十年的理论发展而言,中国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总框架下建设好全球强国外交理论部分,要超越线性思维轨迹,增强理论自觉和自信,需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善于多维多向思维,建构、传播和引领新理论,并期待中国思想家和理论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4+155 +15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共生性国际社会与中国的和平发展 [J].
金应忠 .
国际观察 , 2012, (04) :43-49
[2]   试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建构的三大使命 [J].
张春 .
国际展望, 2012, (02) :1-14+133
[4]   霸权稳定论:批判与修正 [J].
周丕启 .
太平洋学报 , 2005, (01) :13-23
[5]  
辞海[M].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夏征农, 2009
[6]  
大国的兴衰[M]. 求实出版社 , (美)肯尼迪(Kennedy, 1988
[7]  
The Sociology of a Not So International Discipline: American and European Development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J] . Ole W?ver.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 1998 (4)
[8]  
老子·六十六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