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交通可达性分析——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

被引:30
作者
张忠训 [1 ,2 ]
杨庆媛 [1 ]
王立 [1 ]
苏康传 [1 ]
匡成铭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铜仁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山区; 空间句法; 可达性; 铜仁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摘要
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是特定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交通可达性水平直接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保护与传播。本文运用空间句法与GIS分析方法,以贵州省铜仁市100个被住建部认定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对其交通可达性的特征与影响要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铜仁市交通路网的连接值等级差异显著,拓扑连接呈"点-轴"放射状结构,高速公路多为高集成度轴线核心,路网拓扑连接等级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市域内传统村落全局可达性较高的为环梵净山区域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以及石阡县,局部可达性高的村落具有极为便利的高等级公路通达,感知可达性高的区域集中在环梵净山区域。(2)铜仁市传统村落在环梵净山松桃片区形成一个高密度分布区,在环梵净山印江片区、石阡片区和思南与德江交界片区则形成次高密度分布区,这些区域的路网全局通达度和村落的全局可达性也相对较高,表明全局可达性与传统村落分布成正比。(3)封闭的地形、道路等级及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传统村落的交通可达性。铜仁市作为武陵山区域的核心区域,虽然传统村落集中,但是可达性总体水平较差,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村落文化传承与保护形成挑战,亟待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2296 / 230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京津冀地区陆路交通网络发展过程及可达性演变特征 [J].
陈娱 ;
金凤君 ;
陆玉麒 ;
陈卓 ;
杨宇 .
地理学报, 2017, 72 (12) :2252-2264
[2]   中国大陆交通网络通达性演化 [J].
梁宇 ;
郑新奇 ;
宋清华 ;
白书建 .
地理研究, 2017, 36 (12) :2321-2331
[3]   公共交通影响下的北京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 [J].
蒋海兵 ;
张文忠 ;
韦胜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 (10) :1239-1249
[4]   基于Super-DEA模型的厦深高铁可达性效应综合评估与空间分异 [J].
李涛 ;
马卫 ;
高兴川 ;
曹小曙 .
经济地理, 2017, 37 (08) :67-76
[5]   旅游地乡村聚落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野三坡旅游地苟各庄村案例实证 [J].
高苹 ;
席建超 .
资源科学, 2017, 39 (08) :1535-1544
[6]   基于GWR模型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可达性探究 [J].
马勇 ;
黄智洵 .
人文地理, 2017, 32 (04) :78-85
[7]   南京市医疗服务设施可达性的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制 [J].
曾文 ;
向梨丽 ;
李红波 ;
张小林 ;
张红日 .
经济地理, 2017, 37 (06) :136-143
[8]   河南“米”字形高铁网构建对可达性及城市空间格局影响 [J].
孟德友 ;
魏凌 ;
樊新生 ;
高超 .
地理科学, 2017, 37 (06) :850-858
[9]   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可达性研究 [J].
胡静 ;
于洁 ;
朱磊 ;
王凯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S1) (S1) :233-236
[10]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J].
康璟瑶 ;
章锦河 ;
胡欢 ;
周珺 ;
熊杰 .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 (07) :839-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