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重污染预警区域联防联控协作体系构建——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被引:17
作者
李云燕
王立华
殷晨曦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京津冀; 污染控制; 联防联控; 机制构建;
D O I
10.16868/j.cnki.1674-6252.2018.02.038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破除现有的环境保护与管理体制障碍,本文从京津冀地区大气重污染防治的现实意义出发,对比分析了属地管理模式的局限性与联防联控体系的优越性,探讨了京津冀地区构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体系的必要性。通过梳理大气重污染预警区域联防联控的发展历程及该地区联防联控的成功实践案例,从工作机制、联动机制、协同机制三方面提出了京津冀地区的联防联控体系构建框架以及具体实施举措,重点包括创新区域空气改善总体规划、统一加强大气污染源管控、建立落实政府环境绩效考核、建立区域生态环保专项资金等。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基于SFIC的府际协同治霾研究 [J].
孙荣 ;
邵健 .
地方治理研究, 2016, (04) :71-79
[2]   跨界治理与雾霾治理转型研究——以京津冀区域为例 [J].
王颖 ;
杨利花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8 (04) :388-393
[3]   浅谈环保专项资金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杨蕾 .
商业会计, 2016, (08) :28-31
[4]   京津冀区域生态建设与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初探 [J].
纪凤仪 ;
纪欣 .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6, 21 (01) :78-81+85
[5]   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中有关统一标准问题的研究 [J].
邹兰 ;
江梅 ;
周扬胜 ;
张国宁 .
环境保护, 2016, (02) :59-62
[6]   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系统建设需求分析 [J].
陆楠 ;
魏斌 ;
朱琦 ;
刘定 ;
杨毅 .
中国环境管理, 2015, 7 (06) :66-70+83
[7]   河北省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治理研究 [J].
薛俭 ;
杜崇东 ;
马丽斌 .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 (21) :170-171
[8]   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探讨 [J].
袁小英 .
四川环境, 2015, 34 (05) :140-144
[9]   评析新《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的联防联控制度 [J].
高桂林 ;
陈云俊 .
环境保护, 2015, 43 (18) :42-46
[10]   联防联控:跨行政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机制 [J].
曹锦秋 ;
吕程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42 (06) :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