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状况及其培养途径

被引:47
作者
张茂聪 [1 ]
张圳 [2 ]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
[2] 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校企合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TP18-4 [];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人才之争的问题愈发凸显。基于此,文章从数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对中美两国人工智能的人才现状进行了比较,发现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存在数量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为此,文章提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期应迅速把握时机,科学建设人工智能一级学科;树立培养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人才的理念,打造"人工智能+X"的格局;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培养模式等人工智能人才队伍建设途径,以期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储备资源,培养优质人才。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人工智能时代的工作与职业培训:发展趋势与应对思考——基于《工作与职业培训的未来》及“云劳动”的解读 [J].
潘天君 ;
欧阳忠明 .
远程教育杂志, 2018, 36 (01) :18-26
[2]   再论创客及创客教育 [J].
张茂聪 ;
秦楠 .
教育研究, 2017, 38 (12) :81-88
[3]   “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J].
刘君 .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 34 (06) :172-176
[4]   基于学科交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J].
管国锋 ;
吴松强 .
江苏高教, 2017, (05) :71-73
[5]   构建学科交叉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J].
房正宏 ;
李本友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2017, (03) :56-61
[6]  
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 .
[7]  
http://csranking.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