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氮互作对小麦籽粒蛋白质、淀粉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被引:44
作者
付雪丽
王晨阳
郭天财
朱云集
马冬云
王永华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冬小麦; 水氮互作; 蛋白质; 淀粉; 籽粒产量;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8.0100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两个不同品质类型的小麦品种(强筋品种豫麦34、弱筋品种豫麦50)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3个灌水处理(W1:拔节水;W2:拔节水+花后15d灌浆水;W3:拔节水+灌浆水+花后28d麦黄水)和3个氮肥水平(0、150、270kg.hm-2)对籽粒蛋白质、淀粉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270kg.hm-2的施氮量有利于提高强筋小麦(豫麦34)籽粒蛋白质含量,籽粒清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明显提高,谷/醇增大;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提高,直/支下降;籽粒产量增加.弱筋小麦(豫麦50)在150kg.hm-2的施氮量下,清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增加,球蛋白和谷蛋白含量下降,谷/醇降低;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提高;不施氮肥或氮肥施用过多(270kg.hm-2)均影响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的积累,使产量下降.W2处理促进了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累,W1或W3处理均不利于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累,且导致籽粒产量下降.水、氮互作效应中,强筋和弱筋小麦分别以全生育期270kg.hm-2和150kg.hm-2施氮量配合拔节水+灌浆水(W)为比较理想的水氮运筹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17 / 3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参数的影响 [J].
邓志英 ;
田纪春 ;
胡瑞波 ;
周晓芳 ;
张永祥 .
生态学报, 2006, (08) :2757-2763
[2]   结实期水分胁迫对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 [J].
蔡一霞 ;
王维 ;
朱智伟 ;
张祖建 ;
郎有忠 ;
朱庆森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7) :1201-1206
[3]   水氮组合对不同筋力小麦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 [J].
张丽华 ;
贾秀领 ;
张全国 ;
杨利华 ;
马瑞昆 .
河北农业科学, 2006, (02) :1-6
[4]   两种冠温型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组分积累动态 [J].
朱云集 ;
马冬云 ;
李向阳 ;
郭天财 ;
王晨阳 .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2) :352-358
[5]   花后干旱或渍水下氮素供应对小麦光合和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 [J].
范雪梅 ;
姜东 ;
戴廷波 ;
荆奇 ;
曹卫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0) :1883-1888
[6]   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J].
贺明荣 ;
杨雯玉 ;
王晓英 ;
王振林 ;
杨万立 .
作物学报, 2005, (08) :1047-1051
[7]   土壤水分对不同专用小麦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J].
马新明 ;
熊淑萍 ;
李琳 ;
张娟娟 ;
何建国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1) :83-87
[8]   不同水、氮处理对小麦淀粉组成及特性的影响 [J].
王晨阳 ;
马冬云 ;
郭天财 ;
朱云集 ;
王化岑 ;
冯伟 .
作物学报, 2004, (08) :843-846
[9]   水氮运筹对干旱年型冬小麦旗叶生理性状及产量的交互效应 [J].
郭天财 ;
冯伟 ;
赵会杰 ;
王化岑 ;
王永华 ;
夏国军 ;
马冬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3) :453-457
[10]   土壤肥力和施氮量对小麦氮素吸收运转及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J].
王月福 ;
于振文 ;
李尚霞 ;
余松烈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1) :1868-1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