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郊区鸭养殖和屠宰人群禽流感暴露及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8
作者
马春娜 [1 ,2 ]
杨鹏 [2 ]
张奕 [2 ]
李海月 [2 ]
张莉 [2 ]
李丽丽 [3 ]
李超 [4 ]
杨育松 [5 ]
陈合 [6 ]
张松建 [7 ]
刘秀军 [8 ]
王全意 [2 ]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
[2]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
[3] 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怀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 密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 大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 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8] 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禽流感; 水禽; 暴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 [传染病]; S [农业科学];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09 ;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市郊区鸭养殖和屠宰从业人员的禽流感暴露及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2011年3—4月对北京市6个区(县)从事鸭养殖和屠宰工作的4类人群(商业化养鸭场从业人员、鸭屠宰场从业人员、个体规模化养鸭者和家庭养鸭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禽流感抗体检测,了解人口统计学信息、病死禽暴露及禽流感病毒感染等情况。结果共调查1741人,其中商业化养鸭场从业人员313人(18.0%),鸭屠宰场从业人员562人(32.3%),个体规模化养鸭者261人(15.0%),家庭养鸭者605人(34.7%)。与其他3类人群接触的鸭相比,家庭养鸭者(66.8%)接触的鸭与其他禽类接触的比例最高(P<0.05)。家庭养鸭者(35.2%)和鸭屠宰场从业人员(31.3%)接触的鸭没有全部接种过禽流感疫苗的比例高于商业化和个体规模化养鸭者(P<0.05)。家庭养鸭者中养殖环境清洗频率>4次/月(8.8%)、消毒频率>12次/年(27.3%)的人员所占比例均最低(P<0.05)。家庭养鸭者暴露因素中在手有伤口时徒手接触鸭的人员所占比例最高(34.4%)(P<0.05)。病死禽暴露情况中,家庭养鸭者接触病死禽时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人员所占比例最高(70.8%)(P<0.05)。1741人中,未发现禽流感病毒H5、H7亚型感染,H9亚型抗体阳性12人(阳性率为0.7%),其中10人为家庭养鸭者(阳性率为1.7%),4类人群中H9亚型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699,P<0.05)。结论家庭养鸭者感染禽流感的风险高于其他3类人群(商业化养鸭场从业人员、鸭屠宰场从业人员、个体规模化养鸭者),个体规模化养鸭者和家庭养鸭者接触病死禽时防护较差,应根据各人群特点进行有针对的干预。
引用
收藏
页码:374 / 37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H7 avian influenza virus vaccines protect chickens against challenge with antigenically diverse isolates [J].
Abbas, Muhammad Athar ;
Spackman, Erica ;
Fouchier, Ron ;
Smith, Derek ;
Ahmed, Zaheer ;
Siddique, Naila ;
Sarmento, Luciana ;
Naeem, Khalid ;
McKinley, Enid T. ;
Hameed, Abdul ;
Rehmani, Shafqat ;
Swayne, David E. .
VACCINE, 2011, 29 (43) :7424-7429
[2]  
Risk factors for human infection with avian influenza A H5N1, Vietnam, 2004 .2 Dinh,P.N. et al. Emerg Infect Dis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