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玉米自交系SSR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10
作者
李丽华
魏昕
潘光堂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SSR; 遗传多样性; 杂种优势群;
D O I
10.16036/j.issn.1000-2650.2007.01.009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135个西南地区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62对SSR引物共检测出429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到等位基因2~21个,平均为7个。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自交系划分到几大类群中,少数四川和云南材料可形成单独的类群。并探讨了西南地区玉米自交系间的遗传差异,所有供试自交系中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6~0.96之间,遗传相似系数小于0.60有8对材料,其中四川材料与云南材料之间的有6对,一个方面说明云南材料与四川材料之间有相对较大的遗传多样性,另一个方面也表明地理来源差异相对较大的材料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丰富。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0+93 +9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评述 [J].
吴景锋 .
中国农业科学, 1983, (02) :1-8
[2]  
Extraordi-narily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DNA in barley,species diversitychromosomal locations,amd population dynamics. Maroof M A S,Biyashev R M,Allard R W,et a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1994
[3]   玉米自交系遗传关系的SSR标记分析 [J].
王凤格 ;
赵久然 ;
佘花娣 ;
陈刚 ;
郭景伦 ;
戴景瑞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2) :10-14
[4]   四川地方玉米种质的SSR聚类分析 [J].
刘世建 ;
荣廷昭 ;
杨俊品 ;
潘光堂 .
作物学报, 2004, (03) :221-226
[5]   基于SSR标记的云南糯玉米、爆裂玉米地方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 [J].
吴渝生 ;
郑用琏 ;
孙荣 ;
伍少云 ;
顾红波 ;
毕有华 .
作物学报, 2004, (01) :36-42
[6]   西南山地丘陵生态区主要玉米自交系SSR遗传多态性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附视频 [J].
张丽 ;
聂永心 ;
曹墨菊 ;
潘光堂 ;
李晚忱 .
分子植物育种, 2003, (Z1) :621-627
[7]   西南常用玉米自交系SSR指纹图谱构建 [J].
谭君 ;
丁仲芳 ;
孙仕贤 ;
林勇 ;
唐海涛 ;
黄玉碧 ;
杨俊品 .
西南农业学报, 2003, (02) :1-6
[8]   利用SSR标记划分70份我国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群 [J].
李新海 ;
袁力行 ;
李晓辉 ;
张世煌 ;
李明顺 ;
李文华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06) :622-627
[9]   SSR和AFLP分析玉米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J].
杜金友 ;
黎裕 ;
王天宇 ;
石云素 ;
宋燕春 ;
王海波 .
华北农学报, 2003, (01) :59-63
[10]   利用 RFLP、SSR、AFLP和 RAPD标记分析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J].
袁力行 ;
傅骏骅 ;
Warburton M ;
李新海 ;
张世煌 ;
Khairallah M ;
刘新芝 ;
彭泽斌 ;
李连城 .
遗传学报, 2000, (08) :725-733+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