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猫跳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被引:28
作者
彭建 [1 ]
蔡运龙 [2 ]
何钢 [2 ]
王文博 [2 ]
黄秋昊 [2 ]
严汾 [2 ]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2]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学系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喀斯特;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三“S”技术; 猫跳河流域;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7.05.011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LUCC是当前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领域,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国际LUCC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以贵州中部的典型喀斯特流域——猫跳河流域为例,通过详实的地面调查,以1973年的Landsat-MSS影像、1990年和2002年的Landsat-TM影像为数据源,在RS、G IS、GPS为核心的"三S"集成技术支撑下,应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单一土地利用转入率和转出率、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度以及土地覆被变化空间指数等指标,定量研究了该流域在过去30 a间的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研究区的土地覆被类型主要以耕地、灌草地、灌木林以及有林地为主;(2)197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剧烈,各地类之间的变化幅度存在较大差别,水田、灌木林、其他林地、灌草地等地类先减后增,旱地和裸岩地先增后减,有林地、水域、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交通工矿用地等持续增加;⑶1973~1990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度均比1990~2002年大,前一时期的裸岩地明显增加,土地利用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进入1990年后,裸岩地缩减,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趋于好转;⑷伴随着分布面积在平面空间上的张缩,各地类的平均分布高程和坡度在垂直方向上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66 / 57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1]  
喀斯特石漠化的遥感—GIS典型研究[M]. 地质出版社 , 熊康宁等著, 2002
[12]   论喀斯特环境的脆弱性 [J].
杨明德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0, (01) :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