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水军与名誉权的刑法保护

被引:14
作者
罗翔 [1 ,2 ]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2]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网络水军; 名誉权; 商誉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对网络水军侵犯名誉所涉及的相关罪名应当进行必要的审视。从行为规制的角度,主要责任人员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编造和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从结果规制的角度,当其行为故意侵犯了特定个体的名誉和商誉权,并达到严重程度,可对其主要责任人员动用刑罚。无论如何,刑法干涉都应谨慎为之。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31+217 +21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 2016
[2]  
"地大教授潜规则"发帖人承认炒作. 许路阳. 新京报 . 2011
[3]  
刑事审判参考. 康瑛. 法律出版社 . 2010
[4]  
论妨碍名誉权的除罪化. 徐伟群. 台湾大学 . 2005
[5]  
河北"艾滋女事件"制造者因侮辱诽谤一审获刑3年. 王晓易. 京华时报 . 2010
[6]  
用法律重典打击“网络水军”[N]. 潘铎印. &nbsp人民法院报. 2018 (002)
[7]  
中国官方首次批网络水军. 明永昌. 联合早报 . 2011
[8]   信守诽谤罪构成的法律底线——从“王鹏案”说起 [J].
郑金火 .
法学, 2011, (05) :144-154
[9]  
Insult Laws:An Insult to Press Freedom. WPFC. http://www.wpfc.org/site/docs/pdf/Insult%20Laws-Text.PDF . 1996
[10]  
凤姐为什么这么红. 长平. 南方周末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