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中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模式——以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3
作者
凌棱
罗尧
刘先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态补偿机制; 外部性; 公共物品; 湿地生态补偿制度; 中国湿地; 洞庭湖湿地;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正>一、绪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协调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协调关系尤为重要(于光远,1998)。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问题,近年来持续升温,成为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及其衍生学科的研究热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19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湖南省重要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J].
刘发林 ;
薛亮 ;
冯超 ;
吕勇 .
福建林业科技, 2009, 36 (02) :149-153+206
[3]   我国区域生态补偿实践中的制度改进问题 [J].
李宁 ;
赵伟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4) :11-16
[4]   我国全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J].
王伟中 .
理论视野, 2008, (06) :42-44
[6]   构建中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思考 [J].
鲍达明 ;
谢屹 ;
温亚利 .
湿地科学, 2007, (02) :128-132
[7]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生态恢复对策 [J].
毛德华 ;
吴峰 ;
李景保 ;
皮红莉 .
湿地科学, 2007, (01) :39-44
[8]   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变迁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 [J].
吴忠才 .
云梦学刊, 2006, (01) :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