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绍兴断裂带铁沙街组变流纹岩SHRIMP锆石U-Pb测年及其意义

被引:24
作者
高林志 [1 ]
刘燕学 [1 ]
丁孝忠 [1 ]
宋志瑞 [2 ]
黄志忠 [3 ]
张传恒 [4 ]
张恒 [1 ]
史志刚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江西省地质调查院
[3] 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键词
江绍断裂带; 铁沙街组; SHRIMP锆石U-Pb年龄; 江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隶属华夏北缘、地处江绍断裂带中的铁沙街组变流纹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132 Ma±8Ma,1140 Ma±7Ma,1143 Ma±9Ma和1172Ma±10Ma。同时通过年龄数据探讨位于该断裂带中的田里片岩和周潭群、万源群的构造背景。该年龄数据对限定江绍断裂带区域地层对比和构造演化都有着重要意义。上述锆石U-Pb年龄表明,江绍断裂带(萍-绍断裂带)存在1.1Ga左右孤岛的沉积地层,代表了华夏地块向扬子地块俯冲的中间岛弧,而怀玉地区为弧后拉张盆地;该年龄为江绍断裂带中变质地层的对比提供了可靠的年龄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996 / 100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赣东北婺源—德兴地区新元古代浅变质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龄
    刘树文
    杨朋涛
    王宗起
    罗平
    王永庆
    罗国辉
    王伟
    郭博然
    [J]. 岩石学报, 2013, 29 (02) : 581 - 593
  • [2] 江西广丰桃源自然铜类型铜矿化特征及找矿意义
    余达淦
    饶明辉
    管太阳
    [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5 (03) : 201 - 207
  • [3] 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华南裂谷系的格局及其演化
    杨明桂
    祝平俊
    熊清华
    毛素斌
    [J]. 地质学报, 2012, 86 (09) : 1367 - 1375
  • [4] “江南造山带”变质基底形成的构造环境及演化特征
    王自强
    高林志
    丁孝忠
    黄志忠
    [J]. 地质论评, 2012, 58 (03) : 401 - 413
  • [6] 浙江诸暨地区陈蔡群加里东期变质年龄的确认及其地质意义
    胡艳华
    顾明光
    徐岩
    余盛强
    王加恩
    贺跃
    [J]. 地质通报, 2011, 30 (11) : 1661 - 1670
  • [7] 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花岗岩组合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对扬子与华夏地块拼合时间与过程的约束
    薛怀民
    马芳
    宋永勤
    谢亚平
    [J]. 岩石学报, 2010, 26 (11) : 3215 - 3244
  • [8] 浙江章村地区中元古代岛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及构造意义
    杨树锋
    顾明光
    卢成忠
    [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9, 39 (04) : 689 - 698
  • [9] 钦-杭接合带之构造特征
    胡肇荣
    邓国辉
    [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2 (02) : 114 - 122
  • [10] 浙江平水群角斑岩的成因: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制约
    陈志洪
    邢光福
    郭坤一
    董永观
    陈荣
    曾勇
    李龙明
    贺振宇
    赵玲
    [J]. 科学通报 , 2009, (05) : 610 - 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