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被引:24
作者
李健 [1 ]
钟永德 [2 ]
王祖良 [3 ]
孙雪 [2 ]
机构
[1] 浙江林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
[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
[3] 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旅游容量; 环境承载力;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6.0216
中图分类号
X26 [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 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进行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与量化方法的研究,对于指导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协调旅游活动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意义。本文综述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和理论发展过程,指出了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具有的客观性、区域性和时间性、动态性和可调控性、有限性和复杂性等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国内用于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和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141 / 11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31]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初探 [J].
刘玲 .
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3) :48-52
[32]   旅游承载力指数及其应用研究 [J].
崔凤军 ;
刘家明 ;
李巧玲 .
旅游学刊, 1998, (03) :41-44+63
[33]   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时空分异特征与利用强度研究 [J].
崔凤军 ;
杨永慎 .
地理研究, 1997, (04) :48-56
[34]   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探讨 [J].
骆培聪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1) :94-99
[35]   风景区环境容量初探──建立风景区环境容量概念体系 [J].
杨锐 .
城市规划汇刊, 1996, (06) :12-15+32
[36]   论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发展旅游的判据之一 [J].
崔凤军 .
经济地理, 1995, (01) :105-109
[37]   苏州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初探 [J].
赵红红 .
城市规划, 1983, (03) :46-53
[38]  
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 保继刚.  国环境科学. 1987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