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50年代以来小麦品种性状演变的研究

被引:14
作者
陈化榜
李晴祺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
关键词
小麦; 品种演变; 育种目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建国以来,山东省小麦品种大致经历了4~5次更换,使单产由建国初期的不足50kg 提高到目前的250kg 左右。本试验旨在分析我省小麦品种性状演变的动向,探讨进一步提高我省小麦品种产量潜力的可能途径。1 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88~1989年度在山东农业大学实习农场进行,供试材料为山东省50年代以来主要推广的21个小麦品种。试验设计按株高顺序排列,二行区,行长5尺,行距8寸,二次重复。于开花期随机取样15株测定:旗叶长、宽、角度,旗叶鞘长、直径,旗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比叶重,成熟前测定植株体内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9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Russmusson DC. Crop Science . 1987
[2]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小麦品种产量及有关性状的演变趋向 [J].
祝明福 ;
王进先 .
吉林农业科学, 1986, (04) :21-26
[3]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部分性状的演变趋势 [J].
许为钢 ;
吴育林 .
陕西农业科学, 1987, (01) :20-22
[4]   长江下游地区小麦品种更替中源-库性状的变化 [J].
吴纪民 ;
吴兆苏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8, (01) :8-13
[5]  
Cox TS et al. Crop Science . 1988
[6]  
Ledent FF. Crop Science .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