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的耀州区可持续发展评价

被引:3
作者
张继栋 [1 ]
白中科 [1 ]
崔艳 [1 ]
马秉寅 [2 ]
陈增印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2]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区委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耀州区;
D O 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08.03.015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运用生态足迹法对铜川市耀州区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做定量测度,得出该区域2007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78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84 hm2,人均生态赤字0.94 hm2。通过分析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下建议:适当的农业结构调整;积极的产业结构优化;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做好土地利用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拉长产业链条,转移现有经济支撑点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湖北省耕地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J].
刘红丽 ;
黄朝禧 .
资源与产业, 2007, (03) :72-76
[2]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中国可持续发展动态分析 [J].
元相虎 ;
李华 ;
陈彬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3) :38-42
[3]   陕西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研究 [J].
赵先贵 ;
肖玲 ;
兰叶霞 ;
王书转 ;
马彩虹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4) :746-753
[4]   陕西省2001年生态足迹分析 [J].
杨世琦 ;
孙兆敏 ;
冯永忠 ;
杨改河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9) :14-18
[5]   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生态足迹方法及其应用——以南方丘陵山区郴州市为例 [J].
罗贞礼 ;
黄璜 .
热带地理, 2004, (02) :140-144
[6]   四川省二○○一年生态足迹分析 [J].
邓跞 ;
杨顺生 .
四川环境, 2003, (06) :45-47
[7]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生态持续发展定量研究中的应用——以南京市1998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J].
赵秀勇 ;
缪旭波 ;
孙勤芳 ;
钱汪洋 .
农村生态环境, 2003, (02) :58-60
[8]   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 [J].
王书华 ;
毛汉英 ;
王忠静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776-782
[9]   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J].
徐中民 ;
程国栋 ;
张志强 .
生态学报, 2001, (09) :1484-1493
[10]   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 [J].
张志强 ;
徐中民 ;
程国栋 ;
陈东景 .
地理学报, 2001, (05) :598-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