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一个全面述评

被引:1
作者
邵明伟 [1 ,2 ]
机构
[1]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2]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关键词
工业化; 城市化; 新型工业化; 新型城市化;
D O I
10.14017/j.cnki.2095-5766.2015.0106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4 ; 020205 ; 0202 ;
摘要
通过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的全面述评,认识到其本质在于互动协调,但衡量标准不能只相对于工业化程度,因二者有很强的时空差异。尽管解释二者协调关系的理论范式已经确立,却忽视了结构性协调问题和文化、制度等非经济因素影响,且能否在时间维度上成立还很难说。没有完美的测度方法,却需要认知的深入和借鉴。在认识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中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关系的本质在于具有时空动态性的互动协调性。为此,需要一系列实施措施,尤其是转变高成本城市化模式,利用现代产业形式和现代城市形态达到结构协调和实现效率目标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6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1]   城市化概念研究与新定义 [J].
唐耀华 .
学术论坛, 2013, 36 (05) :113-116
[2]   产城综合体: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的路径创新 [J].
王超 ;
李蔚 ;
王虹 .
社会科学研究, 2013, (03) :114-116
[3]   中国的城市化为什么长期滞后于工业化?——资本密集型投资倾向视角的解释 [J].
沈可 ;
章元 .
金融研究, 2013, (01) :53-64
[4]   基于系统耦合视角的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J].
杜传忠 ;
刘英基 ;
郑丽 .
江淮论坛, 2013, (01) :33-39+153
[5]   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关系实证研究 [J].
杨烨军 ;
宋马林 ;
廖信林 .
统计与决策, 2012, (02) :129-132
[6]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产业集群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J].
陆根尧 ;
符翔云 ;
朱省娥 .
中国软科学, 2011, (12) :101-109
[7]   四川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效应的动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J].
邓玲 ;
张鸥 .
经济问题, 2011, (12) :115-118
[8]   城市化、财政扩张与经济增长 [J].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
张平 ;
刘霞辉 .
经济研究, 2011, 46 (11) :4-20
[9]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及其与工业化的关系研究 [J].
孙久文 ;
彭薇 .
江淮论坛, 2009, (06) :28-35
[10]   城市化、产业效率与经济增长 [J].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
陈昌兵 ;
张平 ;
刘霞辉 ;
张自然 .
经济研究, 2009, 44 (10)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