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太行山区3种人工水土保持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

被引:28
作者
庞梦丽
朱辰光
翟博超
屈宇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太行山; 水土保持林; 枯落物; 土壤水文;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7.01.009
中图分类号
S714.7 [森林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目的]揭示人工水土保持林林下枯落物以及土壤持水特征,为太行山区水土保持林的建造和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烘干法,室内浸泡法,环刀法等得出不同林分林下枯落物蓄积量、持水量、吸水速率、最大持水能力和拦蓄量,比较了不同林分枯落物和土壤的持水能力。[结果]枯落物总储量范围为9.96~19.19t/hm2,表现为栓皮栎林总储量最大,荒坡总储量最小。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变化范围为23.76~66.72t/hm2,栓皮栎—侧柏混交林最大,荒坡最小。栓皮栎—侧柏混交林有效拦蓄量可达51.50t/hm2,在各林分中最大;荒坡有效拦蓄量为19.55t/hm2,在各林分中最小。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均与浸泡时间呈相关关系,前者为对数关系(R>0.97),后者为幂函数关系(R>0.98)。各林分土壤容重均值介于1.14~1.55g/cm3,总孔隙度介于38.62%43.76%。各林分土壤有效持水量表现为:刺槐林>栓皮栎—侧柏混交林>栓皮栎林>荒坡,其中刺槐林最大(为106.85t/hm2),荒坡最小(为89.37t/hm2)。[结论]水土保持林持水能力远大于荒坡。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半城子流域3种林地枯落物的持水能力 [J].
贾剑波 ;
刘文娜 ;
余新晓 ;
荀志强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5, 13 (06) :26-32
[2]   小兴安岭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储量及其持水特性比较 [J].
张淑兰 ;
张海军 ;
张武 ;
郭勇 ;
李兴洲 ;
张强 ;
鲁彦 ;
姚嵩坡 .
水土保持通报, 2015, 35 (04) :85-90
[3]   老虎岭库区不同林型凋落物特征 [J].
彭玉华 ;
黄小荣 ;
申文辉 ;
何琴飞 ;
张合平 .
中国水土保持, 2015, (06) :56-59+77
[4]   保山北庙水库集水区5种森林类型枯落物持水特性研究 [J].
沈盈佳 ;
曾建军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5, 32 (01) :43-48
[5]   地上枯落物的累积、分解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J].
李强 ;
周道玮 ;
陈笑莹 .
生态学报, 2014, 34 (14) :3807-3819
[6]   北京山地不同海拔人工油松林枯落物及其土壤水文效应 [J].
鲁绍伟 ;
陈波 ;
潘青华 ;
李少宁 ;
张玉平 ;
任翠梅 .
水土保持研究, 2013, (06) :54-58+70
[7]   冀北山地森林土壤水文效应研究 [J].
赵建生 ;
王永明 ;
杨新兵 .
水土保持研究, 2013, 20 (03) :201-205
[8]   阿什河上游小流域主要林分类型土壤水文功能研究 [J].
赵雨森 ;
韩春华 ;
张宏光 ;
陈强 ;
刘曼 ;
韩雪成 .
水土保持学报, 2012, 26 (02) :203-208
[9]   湖南乌云界自然保护区典型生态系统的土壤持水性能 [J].
潘春翔 ;
李裕元 ;
彭亿 ;
高茹 ;
吴金水 .
生态学报, 2012, 32 (02) :538-547
[10]   浑河上游白桦冷杉等4种林分枯落物储量及持水特性 [J].
韩友志 ;
邢兆凯 ;
顾宇书 ;
刘红民 ;
高英旭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 39 (11)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