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社会放大框架理论的邻避舆情传播

被引:23
作者
辛方坤
机构
[1] 上海政法学院
关键词
舆情传播; 邻避危机; 风险社会放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意义]邻避事件在传播过程中经过各种放大机制,造成了远超事件影响的涟漪效应,因此研究其舆情传播的特征及表现有助于弱化邻避风险。[方法/过程]基于风险社会放大框架(SARF),构建了舆情传播的4阶段模型,剖析了每一个阶段舆情的特征及对民众抗争行为的建构意义。[结果/结论]邻避危机中舆情的传播与演化是信息不对称、回应机制失灵、政府干预失当、政策妥协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处置不当则演变为群体性事件。邻避舆情危机的应对需构建在风险弱化的框架内,建议从风险信息批露、去污名化、热议期的舆情应急三个方面弱化风险,引控舆情的合理传播。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1+181 +1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权力距离视角下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领导行为研究附视频 [J].
李鹏 ;
李文慧 .
领导科学, 2017, (32) :19-21
[2]   网络舆情研究综述: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 [J].
左蒙 ;
李昌祖 .
情报杂志, 2017, (10) :71-78+140
[3]   邻避冲突视角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过程及处理研究 [J].
赵树迪 ;
周易 ;
蔡银寅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06) :171-176
[4]   邻避效应向环境群体性事件演化的网络舆情传播机制——基于宁波镇海反PX事件的研究 [J].
彭小兵 ;
邹晓韵 .
情报杂志, 2017, 36 (04) :150-155
[5]   风险的社会放大分析框架下沿海核电“去污名化”研究 [J].
王刚 ;
张霞飞 .
中国行政管理, 2017, (03) :119-125
[6]   网络舆情演进过程参与主体策略行为仿真和政府引导 [J].
胡珑瑛 ;
董靖巍 .
中国软科学, 2016, (10) :50-61
[7]   “邻避”冲突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研究 [J].
钟慧玲 ;
李伟 ;
张冠湘 .
情报杂志 , 2016, (03) :111-117
[8]   邻避运动的生成原因及治理范式重构——基于重庆市邻避运动的实证分析 [J].
鄢德奎 ;
陈德敏 .
城市问题, 2016, (02) :81-88+103
[10]   环境风险社会放大的组织传播机制:回顾东山PX事件 [J].
邱鸿峰 ;
熊慧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5, (05) :46-5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