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生菌根真菌对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的影响

被引:25
作者
朱教君 [1 ]
康宏樟 [1 ]
许美玲 [1 ]
吴祥云 [2 ]
王巍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3] 不详
关键词
沙地; 樟子松人工林; 衰退; 温度; 外生菌根菌;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7.0456
中图分类号
S791.253 [樟子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东南缘樟子松人工林气温、地温及樟子松人工林根系分布的观测,从温度对外生菌根菌存活与生长影响的角度分析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的现象,结果表明:由于沙地表层土壤(05 cm)高温环境,外生菌根菌无法存活;在沙地2040 cm土层内,温度条件有利于外生菌根菌的存活、生长,而1342年生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树木平均78%的根系分布于该层,说明外生菌根菌的存在阻止或延缓了樟子松人工林的生长衰退,不是导致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枯叶、枯梢、枯枝、死亡的原因.表层土壤外生菌根菌的缺乏使萌发的幼苗不能形成有效根系是导致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不能天然更新的主要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693 / 26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温度、pH及干旱胁迫对沙地樟子松外生菌根菌生长影响
    朱教君
    许美玲
    康宏樟
    徐慧
    闫军杰
    [J]. 生态学杂志, 2005, (12) : 1375 - 1379
  • [2]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衰退的主要特征
    吴祥云
    姜凤岐
    李晓丹
    薛杨
    邱素芬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2) : 2221 - 2224
  • [3]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衰退的规律和原因
    吴祥云
    姜凤岐
    李晓丹
    薛杨
    邱素芬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2) : 2225 - 2228
  • [4] 沙地樟子松天然分布与引种栽培
    康宏樟
    朱教君
    李智辉
    许美玲
    [J]. 生态学杂志, 2004, (05) : 134 - 139
  • [5] 树木外生菌根菌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进展
    许美玲
    朱教君
    孙军德
    康宏樟
    徐慧
    张惠文
    [J]. 生态学杂志, 2004, (05) : 212 - 217
  • [6] pH值、盐浓度及铝离子对菌根菌生长的影响
    谢一青
    李志真
    杨宗武
    [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2, (02) : 204 - 207
  • [7]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天然更新障碍因子分析
    曾德慧
    尤文忠
    范志平
    刘明国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3) : 257 - 261
  • [8]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天然更新特征
    曾德慧
    尤文忠
    范志平
    刘明国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1) : 1 - 5
  • [9] 辽宁省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提早衰弱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焦树仁
    [J]. 林业科学, 2001, (02) : 131 - 138
  • [10] 外生菌根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Ⅰ)──外生菌根对宿主树木的影响
    杨国亭
    宋关玲
    高兴喜
    [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6) : 72 -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