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陇川县HIV-1流行毒株膜蛋白基因C2-V3区序列测定和分析

被引:6
作者
陈钧
管永军
邵一鸣
田春桥
赵全壁
张桂云
张家鹏
段松
JosefKostler
HansWolf
机构
[1]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
[2]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
[3] 云南省卫生防疫站
[4] 德宏州卫生防疫站
关键词
HIV-1,基因.病毒,序列分析,病毒基质蛋白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9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使用PCR对21份采集于1995年中的云南陇川县HIV-1阳性静脉吸毒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样品进行扩增,从17份样品中获得了HIV-1膜蛋白(env)基因的核酸片段,并对其C2-V3及邻区450个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7份陇川样品中存在B和C两种亚型的HIV-1毒株序列,各亚型内的基因离散率分别为4.7%和3.3%。与A~E参考亚型及部分B和C亚型代表株序列相比较,属陇川B亚型的14个毒株与包括泰国、缅甸及云南瑞丽在内的B亚型毒株序列十分接近,基因离散率在3.9%~4.5%的范围内;属陇川C亚型的3个毒株则与代表印度毒株的C亚型共享序列及瑞丽C亚型毒株序列十分相似,其基因离散率均为2.5%。以上数据提示,HIV-1在陇川的流行时间不长,且B和C亚型毒株的传入时间相差1年左右。对B亚型毒株V3环序列的分析还发现,位于V3环顶端的四肽序列中GPGQ占64.3%,GPGR则仅占28.6%,且编码其精氨酸(R)的密码子均为CGA而不是AGA。此结果与作者根据早期瑞丽HIV-1毒株序列研究结果得出的推测相吻合。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1995年云南瑞丽HIV1毒株的基因变异和分析 [J].
邵一鸣,管永军,赵全壁,曾毅,张家鹏,张勇,段一娟,杨贵林 .
病毒学报, 1996, (01) :9-17
[2]   我国云南德宏地区HIV感染者HIV毒株膜蛋白基因的序列测定和分析 [J].
邵一鸣,赵全壁,王斌,陈筝,苏玲,曾毅,赵尚德,张家鹏,段一娟 .
病毒学报, 1994, (04) :29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