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能、学校教育与家庭收入——基于一个回族村庄的实地研究

被引:1
作者
王富伟
机构
[1]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育; 收入; 回族村庄; 情境性条件;
D O I
10.16486/j.cnki.62-1035/d.2012.04.018
中图分类号
C95 [民族学、文化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1 ;
摘要
本文基于对一个回族村庄生计传统变迁的实地调查,探讨了教育与收入之间的关联机制。改革初期,该村凭借传统的皮毛加工技艺进入到一个全国性的皮革市场,并由此致富。但由于这一技艺是从实践中习得的,与学校教育并不相关,所以此一时期教育对于收入并无影响。改革后期,传统生产转变为机械化工厂生产,该村也与国际皮革市场关联起来,因此,教育开始对收入发生正面影响。但由于经营机制仍依赖家族式的传统分工,这种影响不是发生在个人身上而是发生在家庭层次。文章在此基础上指出,以往研究中识别出的影响两者关系的理论要素,如技能、职业和制度因素,需要放到情境性条件下作检验。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城乡教育收益率差异与收入差距 [J].
梁润 .
当代经济科学, 2011, 33 (06) :64-71+124
[2]   可以找到第三种生活方式吗?——关于中国四种生计类型的自然保护与文化生存 [J].
庄孔韶 .
社会科学, 2006, (07) :35-41
[3]   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中教育促进劳动生产率作用的实证检验 [J].
李锋亮 ;
丁小浩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3, (05) :41-45
[4]  
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M].谢宇;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  
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M].边燕杰主编;.三联书店.2002,
[6]  
Returns to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a further update.[J].George Psacharopoulos;Harry Anthony Patrinos.Education Economics.2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