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磷径流流失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10
作者
张威 [1 ,2 ]
艾绍英 [1 ,3 ]
姚建武 [1 ,3 ]
李盟军 [1 ,3 ]
杨丽娟 [2 ]
机构
[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 沈阳农业大学土壤与环境学院
[3] 广东省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田; 径流量; 磷流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磷素径流损失是农田磷素流失的主要途径,为了解水稻田磷素径流流失动态特征及常规施肥产生磷素径流负荷,对广东省典型水稻田在自然降雨条件下产生径流水进行连续定位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广东省水稻生产期磷素径流流失量为2.87~13.99kg/hm2,降雨量与产流量之量极显著正相关,但对P素流失量无明显影响;不施肥与常规施肥处理均存在P素径流损失,与未施肥对照(F0)相比,常规施肥(F)对P素流失没有显著影响(P>0.05),P素流失形态以颗粒态磷(PP)为主。磷素的径流损失量受径流水量大小的影响无明显体现,常规施肥不是影响广东省水稻田磷素径流损失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37 / 2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紫色土典型小流域非点源磷输出及其模型运用.[D].高扬.西南大学.2007, 06
[2]  
太湖流域典型旱地氮磷向水体迁移特征研究.[D].段亮.安徽农业大学.2006, 04
[3]   山东棕壤灌溉条件下总氮、总磷流失特点试验研究 [J].
霍太英 ;
陆桂华 ;
薛联青 .
环境保护, 2008, (14) :43-46
[4]   南京地区水稻田N素径流流失模拟模型 [J].
卞立平 ;
焦隽 ;
李慧 ;
张卫建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8, (03) :89-93
[5]   利用大型径流场研究太湖地区稻田磷素径流排放附视频 [J].
尹微琴 ;
王小治 ;
高人 ;
封克 ;
朱建国 .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04) :71-74
[6]   不同磷水平处理下水稻田磷氮径流流失研究 [J].
谢学俭 ;
陈晶中 ;
汤莉莉 ;
张海鸥 .
西北农业学报, 2007, (06) :261-266
[7]   施肥对太湖地区青紫泥水稻土稻季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 [J].
焦少俊 ;
胡夏民 ;
潘根兴 ;
周虹杰 ;
徐向东 .
生态学杂志, 2007, (04) :495-500
[8]   田间条件下32P在淹水水稻土中的垂直运移 [J].
谢学俭 ;
冉炜 ;
沈其荣 ;
杨春悦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3) :56-59
[9]   西苕溪流域不同土地类型下磷素随暴雨径流的迁移特征 [J].
梁涛 ;
王浩 ;
章申 ;
张秀梅 ;
于兴修 .
环境科学, 2003, (02) :35-40
[10]   西苕溪流域不同土地类型下氮元素输移过程 [J].
梁涛 ;
张秀梅 ;
章申 ;
于兴修 ;
王浩 .
地理学报, 2002, (04) :38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