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油酸亚油酸比值(O/L)的遗传分析

被引:26
作者
丁锦平 [1 ]
韩柱强 [1 ]
周瑞阳 [1 ]
高国庆 [2 ]
杨玉萍 [3 ]
机构
[1] 广西大学
[2] 广西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3]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
花生; 油酸亚油酸比值(O/L); 遗传模型; 主基因; 多基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2 [花生];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花生品种"青苗豆×全州麻壳"、"富川大花生×隆安宝湾花生"和"汕油162×Sunoleic95R"三个不同杂交组合的F2分离群体的油酸/亚油酸比值进行了单个分离世代的数量性状分离分析,结果表明:"青苗豆×全州麻壳"、"富川大花生×隆安宝湾花生"两个杂交组合结果一致,O/L受一对负向完全显性的主基因控制,F2群体表现为由主基因型AA和Aa+aa按1∶3比例的混合;另一个组合"汕油162×Sunoleic95R"的油酸/亚油酸比值受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两对主基因间的基因效应差异不大。第一对主基因加性效应(da)1.3586和第二对主基因加性效应(db)1.3580几乎相同。三个组合的主基因遗传力分别为61.27%、64.09%和64.66%,多基因的遗传力分别为33.85%、34.52%和33.45%。
引用
收藏
页码:233 / 2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高产棉花品种泗棉3号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遗传分析 [J].
张培通 ;
朱协飞 ;
郭旺珍 ;
俞敬忠 ;
张天真 .
作物学报, 2006, (07) :1011-1017
[2]   花生脂肪酸组分的遗传效应研究 [J].
万勇善 ;
谭忠 ;
范晖 ;
李向东 ;
张高英 ;
刘风珍 ;
王溯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2, (01) :27-29
[3]   甘蓝型油菜芥酸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 [J].
戚存扣 ;
盖钧镒 ;
章元明 .
遗传学报, 2001, (02) :182-187
[4]   美国大花生脂肪酸的遗传分析 [J].
禹山林 ;
TGIsleib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0, (01) :35-38
[5]   水稻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控制白叶枯病抗性的基因效应分析 [J].
王建设 ;
王建康 ;
朱立宏 ;
盖钧镒 .
遗传学报, 2000, (01) :34-38
[6]   利用杂种F2世代鉴定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并估计其遗传效应 [J].
王建康 ;
盖钧镒 .
遗传学报, 1997, (05) :432-440
[7]   花生油脂O/L比率及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J].
万勇善,谭忠 .
山东农业科学, 1995, (01) :8-11
[8]  
植物数量性状遗传体系[M]. 科学出版社 , 盖钧镒等著, 2003
[9]  
The high oleate trait in the cultivated peanut[Arachis hypogaea L.]. I.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wo genes encoding microsomal oleoyl-PC desaturases[J] . S. Jung,D. Swift,E. Sengoku,M. Patel,F. Teulé,G. Powell,K. Moore,A. Abbott.MGG - Molecular and General Genetics . 2000 (5)
[10]  
The high oleate trait in the cultivated peanut[Arachis hypogaea L.]. II. Molecular basis and genetics of the trait[J] . S. Jung,G. Powell,K. Moore,A. Abbott.MGG - Molecular and General Genetics . 200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