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曲面重组阴性法胆管成像与MRCP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比较

被引:5
作者
王礼同
李澄
顾振
陈建
何玲
袁红梅
机构
[1]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
[2]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 江苏扬州
关键词
肝外胆管癌; 曲面重组;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D O I
10.13929/j.1003-3289.2007.08.039
中图分类号
R816.5 [腹部及消化系];
学科分类号
1001 ; 100105 ; 100207 ; 100602 ;
摘要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曲面重组(CPR)阴性法胆管成像与单次激发厚层投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肝外胆管癌(EHCC)的诊断价值及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肝外胆管癌患者,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行MRCP检查后,同期采用10mm层厚、层距,一次屏气下完成上腹部CT平扫及二期增强扫描,将门静脉期图像采用2.5mm层厚、1.25mm间距重叠50%重建,获得轴面源像(ASI),数据传输至诊断工作站,利用reformat重组软件,进行胆管多平面重组(MPR),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及任意斜面胆管图像,在MPR基础上,再沿胆管走行方向管腔中心划曲线,进行曲面重组(CPR),获得CPR胆管图像。结果CPR、MRCP成功率为100%;CPR、MRCP均对肝外胆管癌部位做出明确诊断,定位诊断率为100%,定性诊断率分别为97%(32/33)和90.9%(30/33);对合并症的诊断率分别为100%和62.5%(10/16)。结论CPR、MRCP对肝外胆管癌均能明确定位;CPR对肝外胆管癌的定性诊断率高于MRCP,显示肝外胆管癌与扩张胆管的关系更直观;CPR对合并症的诊断率明显高于MRCP;CPR在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194 / 119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阻塞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附视频 [J].
王礼同 ;
颜红 ;
罗志刚 ;
汤晓明 .
放射学实践, 2003, (05) :351-353
[2]   MR胰胆管成像加常规扫描在鉴别胆道术后病变良恶性上的意义 [J].
孙昌进 ;
周翔平 ;
宋彬 ;
陈宪 ;
刘荣波 ;
严志汉 ;
熊燕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3, (01) :70-74
[3]   高位胆道梗阻的CT与MRI、MRCP诊断价值 [J].
高雪梅 ;
黎庶 ;
郭华 ;
马述盛 ;
张景荣 ;
杨晓鹏 .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2, (07) :561-563
[4]   肝外胆道癌全国调查1098例分析 [J].
China Surgical Association ;
biliary surgery group. .
中华外科杂志, 1990, (09) :516-521
[5]  
Surgery for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French experience in a collective survey of 552 extrahepatic bile duct cancers[J] . B. Launois,R. Reding,G. Lebeau,J. L. Buard.Journal of Hepato-Biliary-Pancreatic Surgery . 200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