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西坳陷青西油田下白垩统储集层裂缝研究

被引:12
作者
闫伟鹏
朱筱敏
古莉
张群伟
张振生
王小善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CNPC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CNPC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CNPC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酒西坳陷; 青西油田; 储集层; 裂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酒西坳陷青西油田下白垩统储集层为裂缝性致密储集层,裂缝以构造斜交缝、层间缝为主,存在北东 南西向和北西 南东向两组方位,以北东 南西向为主。宏观裂缝宽度为0.5~2.0mm,发育程度普遍较高,主要分布在下白垩统下沟组中下部,微裂缝对连通宏观裂缝及溶蚀孔洞起良好的作用,使致密储集层中形成缝 洞网络。有效裂缝主要形成于喜马拉雅期,裂缝最发育地区是青西油田的南部和东部。由于裂缝的形成、发育时期与下白垩统烃源岩的主排烃时期相匹配,裂缝成为油气良好的储集空间和有效的运移通道。图3参12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青西油田下白垩统下沟组储集层特征 [J].
杜文博 ;
程少林 ;
陈建军 ;
杨麟科 ;
方国玉 ;
张建国 ;
汪满福 .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01) :38-40+3
[2]   特低渗透油田井网形式研究及实践 [J].
史成恩 ;
李健 ;
雷启鸿 ;
张爱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5) :59-61
[3]   裂缝性有水气藏开采特征和开发方式优选 [J].
孙志道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4) :69-71
[4]   柳沟庄—窟窿山油藏储集层裂缝类型及特征 [J].
闫伟鹏 ;
朱筱敏 ;
张琴 ;
古莉 ;
张群伟 ;
张振 ;
王小善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80-83
[5]   酒西盆地油气形成与勘探方向新认识(三)——油气运移、成藏规律与勘探方向 [J].
陈建平 ;
陈建军 ;
张立平 ;
钟宁宁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3) :12-17+16
[6]   埕岛地区中、古生界裂缝与油气的关系 [J].
李理 ;
戴俊生 ;
谢传礼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3) :264-267
[7]   测井资料在吐哈盆地温米油田储集层描述中的应用 [J].
冯方 ;
牟泽辉 ;
张克银 ;
王洪建 ;
陈杨艾 ;
元连喜 ;
李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1) :121-124+11
[8]   特低渗透油田裂缝发育区剩余油分布及调整技术 [J].
熊维亮 ;
潘增耀 ;
王斌长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5) :46-48+4
[9]   改善新民裂缝性砂岩油藏注水波及体积研究 [J].
张广杰 ;
武若霞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3) :3-5
[10]   裂缝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 [J].
穆龙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6) :78-8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