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双重效应与门槛特征

被引:59
作者
胡宗义
李毅
机构
[1]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环境污染; 规模效应; 技术效应; 门槛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83001 ;
摘要
开展绿色金融,利用金融手段防治环境污染,是改善中国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本文构建局部均衡模型理论分析金融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利用中国1995-2016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金融发展对环境污染的门槛特征,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的符号和大小。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可分解为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规模效应的符号为正,技术效应的符号为负。从整体层面来看,中国金融发展有利于污染物排放减少,技术效应大于规模效应。分阶段来看,金融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门槛特征。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规模效应大于技术效应,金融发展对污染排放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规模效应小于技术效应,金融发展对污染排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等均能显著减少污染排放,人口规模扩大、煤炭消费比重上升会导致污染排放增加。最后,本文对促进环境质量改善,推动中国经济绿色发展,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8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31]  
Chapter 12 Finance and Growth: Theory and Evidence[J] . Ross Levine.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 . 2005
[32]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J].
Stern, DI .
WORLD DEVELOPMENT, 2004, 32 (08) :1419-1439
[33]  
STIRPAT, IPAT and ImPACT: analytic tools for unpacking the driving force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J] . Richard York,Eugene A Rosa,Thomas Dietz.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3 (3)
[34]   Is free trade good for the environment? [J].
Antweiler, W ;
Copeland, BR ;
Taylor, MS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1, 91 (04) :877-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