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别山一次强雨雪天气过程降水粒子特征分析

被引:24
作者
蒋年冲 [1 ]
胡雯 [2 ]
邵洋 [1 ]
周述学 [1 ]
机构
[1] 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2] 安徽省气象局
关键词
强雨雪过程; 降水粒子; 谱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通过对降水粒子特征研究,以便探讨云、降水的形成机制。利用一台安装在安徽大别山区潜山县气象局楼顶无障碍平台上,德国OTT公司生产的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测量系统所获取的2008年1月26—28日强雨雪天气过程的2540份资料,对不同降水类型的粒子数浓度及其谱分布、下落速度及其谱分布进行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强雨雪天气过程中不同降水类型降水粒子中雨夹雪平均数浓度最大,每分钟可达589个;雨最小,为每分钟255个。(2)雪与冻雨的数浓度是双峰型,其他降水的数浓度都是单峰型。(3)不同类型降水粒子尺度谱主要出现在直径为0.125~1.00 mm之间。谱最宽的是雪,最窄的是毛毛雨。整个过程的平均谱分布都是单峰型,但峰值却有所不同。(4)整个过程不同降水类型降水粒子的最大下落速度主要集中在1.0~4.8 m·s-1段。在此段中毛毛雨、毛毛雨与雨、雨、雨夹雪、冻雨和雪的粒子数分别占各自粒子总数的98.68%、98.46%、97.72%、94.79%、93.69%,和85.83%。(5)不同类型降水粒子平均速度谱中雨和雨夹雪的谱最宽,最大落速可达9.6 m·s-1,毛毛雨最窄,最大落速只有5.6 m·s-1;其他大体相当。在整个过程中不同类型降水粒子平均速度谱都是单峰型,但峰值所处的位置却有较大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一次层状云飞机播云试验的云微物理特征及响应分析 [J].
于丽娟 ;
姚展予 .
气象, 2009, 35 (10) :8-24+129
[2]   甘肃省夏季层状云微物理特征个例分析 [J].
党娟 ;
王广河 ;
刘卫国 .
气象, 2009, 35 (01) :24-36
[3]   利用2004年北京雨滴谱资料分析降水强度和雷达反射率因子的关系 [J].
刘红燕 ;
陈洪滨 ;
雷恒池 ;
吴玉霞 .
气象学报, 2008, (01) :125-129
[4]   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谱仪及其在气象领域的应用 [J].
濮江平 ;
赵国强 ;
蔡定军 ;
姚展予 ;
袁冬梅 ;
吕梅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 (02) :3-8
[5]   西北地区云和降水微物理特征个例分析 [J].
李淑日 .
气象, 2006, (08) :59-63
[6]   2002年秋季河南省层状云降水的雨滴谱特征 [J].
石爱丽 ;
郑国光 ;
黄庚 ;
周毓荃 .
气象, 2004, (08) :12-17
[7]   哈尔滨地区雨滴直径分布函数 [J].
张云峰 ;
黄建平 ;
朱彬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1, (04) :505-512
[8]   哈尔滨地区春夏季降水微结构特征 [J].
袁成 ;
樊玲 ;
李亚滨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1, (02) :250-257
[9]   三类降水云雨滴谱分布模式 [J].
陈宝君 ;
李子华 ;
刘吉成 ;
宫福久 .
气象学报, 1998, (04) :123-129
[10]   三类降水云雨滴谱特征研究 [J].
宫福久 ;
刘吉成 ;
李子华 .
大气科学, 1997,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