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PET显像在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残留病灶检出中的应用

被引:18
作者
商健彪
李彦豪
刘方颖
王全师
曾庆乐
郭晓君
陈勇
吴湖炳
机构
[1]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介入治疗科
[2]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影像中心
[3]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南方PET中心
[4]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南方PET中心 广州
[5] 广州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5.7 [肝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 探讨1 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对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残留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穿刺活组织检查或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肝细胞癌患者 35例 ,回顾性分析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后 1 5~ 2个月1 8F FDGPET显像对肝内肿瘤残留病灶的检出结果 ,并与同期平扫和增强碘油CT对比 ,以动脉造影和临床随访 6个月以上及部分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结果  35例患者共 5 2个病灶 ,经动脉造影和临床随访 6个月以上及部分病理检查结果证实 ,有肿瘤残留病灶 31个 ,1 8F FDGPET显像检出 2 8个 ,碘油CT检出 19个 ;无肿瘤残留病灶 2 1个 ,1 8F FDGPET显像检出 2 0个 ,碘油CT检出 2 0个。1 8F FDGPET显像诊断肝癌介入治疗后肿瘤残留病灶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分别为 90 3%、92 3% )明显高于碘油CT(分别为 6 1 3%、75 0 %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1 8F FDGPET显像对检出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肿瘤残余病灶有优势 ,特别对碘油CT难以检出的残留病灶有临床价值 ,可为确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 / 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用18F-FDGPET显像评价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疗效 [J].
吴湖炳 ;
王全师 ;
黄祖汉 ;
赵件兰 ;
王明芳 ;
康世均 .
中华核医学杂志, 2003, (03) :25-27
[2]   肝癌经动脉栓塞化疗后FDGPET显像的临床价值——附10例FDGPET和CT结果对照 [J].
李立伟 ;
金泉 ;
马璐娜 ;
刘京璇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1, (11) :1074-1075
[3]   肝癌CT“密度更低区”对栓塞治疗后碘油潴留形态的影响 [J].
郑可国,许达生,李子平,全显跃 .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5, (04) :243-247
[4]  
螺旋CT[M].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周康荣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