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资产评价方法研究——以青海省为例

被引:37
作者
宋昌素 [1 ,2 ]
肖燚 [1 ,2 ]
博文静 [1 ,2 ]
肖洋 [1 ,2 ]
邹梓颖 [2 ,3 ]
欧阳志云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生态资产; 生态保护与恢复; 方法研究; 青海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生态资产是自然资源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目的就是增加生态资产,增强生态资产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青海省生态资产丰富,生态区位重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青海省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估青海省生态保护与恢复成效对于合理保护青海省生态资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核算生态资产面积、质量,建立生态资产指数指标,综合评估了青海全省以及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非重点生态功能区各类生态资产实物量现状和过去15年的变化。青海省生态资产以草地生态资产为主,同时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草地生态资产质量分布较为均匀,优良以上级别占草地总面积的32.1%;森林生态资产质量呈两极分化状态,灌丛生态资产质量较差,自然湿地生态资产质量整体较好。十五年间,青海省生态资产面积变化幅度不大,但是自然生态资产质量显著提升,生态资产指数稳步增长。全省自然生态资产面积增加3239.3 km2,其中自然湿地面积增加15.1%。全省优良质量以上自然生态资产面积增加61920.1 km2,增幅高达55.5%;其中,重点生态功能区优良级别以上生态资产面积增加48621.9 km2,非重点生态功能区优良以上生态资产面积增加13298.3 km2。青海省生态资产综合指数从240.37增长到278.22,提高了15.7%。退耕还林还草、湿地生态补偿、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等一系列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对青海省自然生态资产面积增加和质量提升起到积极作用。青海省生态资产变化亦受气候因素影响,气候变化导致自然湿地生态资产面积增加、草地生态资产面积减少同时热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森林、灌丛、草地生态资产质量的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9 / 23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生态资产核算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概念交汇与重点方向 [J].
刘焱序 ;
傅伯杰 ;
赵文武 ;
王帅 .
生态学报, 2018, 38 (23) :8267-8276
[2]   近40 a三江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分析及预测 [J].
许茜 ;
李奇 ;
陈懂懂 ;
罗彩云 ;
赵新全 ;
赵亮 .
干旱区研究, 2018, 35 (03) :695-704
[3]   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 [J].
刘胜涛 ;
牛香 ;
王兵 ;
宋庆丰 ;
陶玉柱 .
生态学报, 2018, 38 (16) :5759-5770
[4]   近30 a青海省植被变化及其气候驱动因子分析 [J].
韩辉邦 ;
马明国 ;
马守存 ;
周万福 ;
康晓燕 ;
张博越 ;
赵慧芳 .
干旱区研究, 2017, 34 (05) :1164-1174
[5]   云南省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研究 [J].
白杨 ;
李晖 ;
王晓媛 ;
Juha MAlatalo ;
江波 ;
王敏 ;
刘文俊 .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 (07) :1100-1112
[6]   中国森林生态资产价值评估 [J].
博文静 ;
王莉雁 ;
操建华 ;
王效科 ;
肖燚 ;
欧阳志云 .
生态学报, 2017, 37 (12) :4182-4190
[7]   生态资产评价:存量、质量与价值 [J].
谢高地 .
环境保护, 2017, (11) :18-22
[8]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生态成效评估(英文) [J].
邵全琴 ;
曹巍 ;
樊江文 ;
黄麟 ;
徐新良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7, 27 (02) :183-204
[9]   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质量及其动态变化 [J].
张妹婷 ;
翟永洪 ;
张志军 ;
唐文家 ;
马燕 ;
聂学敏 ;
丁玲玲 .
环境科学研究, 2017, 30 (01) :75-81
[10]   生态资产、生态补偿及生态文明科技贡献核算理论与技术 [J].
欧阳志云 ;
郑华 ;
谢高地 ;
杨武 ;
刘桂环 ;
石英华 ;
杨多贵 .
生态学报, 2016, 36 (22) :7136-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