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山西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

被引:16
作者
宋晓红
乔玫
刘晔
机构
[1]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 监测; 食品安全;
D O I
10.13590/j.cjfh.2013.04.030
中图分类号
R155.5 [食品卫生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403 ;
摘要
目的了解山西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现状。方法按照2010年度《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进行。结果 1 576份样品中共检出阳性菌株149株,检出率为9.45%,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比较严重,总检出率为9.50%和8.22%,金黄色葡萄球菌、阪崎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总检出率分别为3.02%、1.11%和0.87%。不同类别食品中致病菌的检出率差异较大,生肉中致病菌的检出率高居榜首为49.33%,主要污染菌为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沙拉中致病菌的检出率为17.39%,主要污染菌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食水产品中致病菌的检出率为16.94%,主要污染菌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熟肉制品中致病菌的检出率为9.84%,主要污染菌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中式凉拌菜中致病菌的检出率为8.89%,主要污染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鲜榨果汁中致病菌的检出率为6.67%,主要污染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鲜冻水产品中致病菌的检出率为5.00%,主要污染菌为副溶血性弧菌;婴幼儿配方粉/米粉/谷粉/豆奶粉中阪崎杆菌的检出率为1.11%。结论山西省多种食品均存在食源性致病菌不同程度的污染,应加大对散装食品、即食食品和生食水产品的监管。
引用
收藏
页码:374 / 37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徐州市2007—2011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J].
王路梅 ;
杨晋川 ;
郭慧 ;
许静静 ;
张雷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2, 24 (06) :561-563
[2]   2010年上海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J].
郑雷军 ;
王颖 ;
彭少杰 ;
田明胜 ;
王李伟 ;
徐晨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2, 24 (03) :264-267
[3]   辽宁省农村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原因分析 [J].
王盛威 ;
龙峰 ;
孟琳 ;
周利媛 .
中国公共卫生, 2011, 27 (03) :314-315
[4]   2003-2007年中国1060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J].
毛雪丹 ;
胡俊峰 ;
刘秀梅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0, 22 (03) :224-228
[5]   2007年温州地区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调查分析 [J].
吴跃进 ;
李小春 ;
李毅 ;
陈慧燕 ;
章乐怡 ;
洪程基 ;
王良怀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0, 22 (02) :168-170
[6]   杭州市李斯特菌分布情况调查 [J].
许珂 ;
斯国静 ;
张蔚 ;
吴奇志 ;
王一泓 ;
韦东芳 ;
俞骅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9, 19 (05) :1118-1119+1179
[7]   舟山市首次由气单胞菌引起食源性疾病爆发的调查研究 [J].
石亚素 ;
童国忠 ;
张行钦 ;
张全忠 ;
金晓萍 ;
周缀琴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8, (06) :1174-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