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超高层结构三种风振控制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10
作者
周云
汪大洋
邓雪松
陈麟
机构
[1]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超高层结构; 风振控制; AR模型; 粘滞阻尼器; 调谐质量阻尼器;
D O I
10.13465/j.cnki.jvs.2009.02.032
中图分类号
TU973.21 [];
学科分类号
081405 ;
摘要
以某超高层结构的风振控制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风荷载的动力特性,利用改进的自回归模型模拟了X和Y两个方向的脉动风荷载时程,针对该工程的自身特点提出了设置粘滞阻尼器和调频质量阻尼器(Ⅱ)、设置粘滞阻尼器(Ⅲ)、设置调频质量阻尼器(Ⅳ)的三种减振控制方案。在10年、50年和100年一遇三种风振作用下,对该工程进行了不同风振方向和不同控制方案下的风振控制动力分析。对比分析了不同方案下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控制方案Ⅱ、Ⅲ具有大量耗散风振输入能量、有效衰减结构动力响应、降低风振作用下结构层加速度和层间侧移沿高度方向突变的能力,可减小结构顶层位移和加速度响应的最大幅度分别为33%和51.4%,证明了所提控制方案对于抑制结构风致振动、提高结构安全和舒适使用性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依据分析结果对超高层结构体系风振控制的分析与设计提出了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1+197 +19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体系风振响应分析 [J].
杨东升 ;
蓝宗建 .
工业建筑, 2005, (01) :30-32
[2]   大连市某高层建筑风振和地震反应的主动质量阻尼(AMD)控制分析与设计 [J].
欧进萍 ;
张春巍 ;
李惠 ;
彭君义 .
建筑结构学报, 2004, (03) :29-37
[3]   VED在控制高层钢结构建筑风振反应中的研究 [J].
葛晓明 ;
刘雯彦 ;
范存新 .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02, (03) :62-66
[4]   高层钢结构TMDs风振舒适度控制最优参数与简化设计 [J].
李春祥 ;
熊学玉 .
振动与冲击, 2002, (02) :86-90+101-102
[5]   五种被动动力减振器对高层建筑脉动风振反应控制的实用设计方法 [J].
瞿伟廉 ;
陶牟华 ;
C.C.CHANG .
建筑结构学报, 2001, (02) :29-34+56
[6]   高层钢结构TMD风振舒适度控制优化设计方法 [J].
李春祥 .
力学与实践, 2000, (03) :25-28
[7]   高层建筑风振控制基于规范的实用设计方法 [J].
项海帆 ;
瞿伟廉 .
振动工程学报, 1999, (02) :4-9
[8]   设置粘弹性阻尼器钢结构高层建筑抗震抗风设计的实用方法 [J].
霍伟廉 ;
毛增达,张学俭 ;
周笋,沈莉,蓝晓萁,梁枢果,刘霓彦 .
建筑结构学报, 1998, (03) :42-49+57
[9]   V型AMD对台湾T&C Tower大楼风振控制的设计 [J].
瞿伟廉 ;
沈小白 ;
费涵昌 ;
沈宏甫 .
土木工程学报, 1995, (05) :3-11
[10]   TLD对珠海金山大厦主楼风振控制的设计 [J].
瞿伟廉,宋波,陈妍桂,翟新民 .
建筑结构学报, 1995, (03) :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