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03年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71
作者
马长欣 [1 ]
刘建军 [1 ]
康博文 [1 ]
孙尚华 [1 ]
任军辉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固碳释氧; 生产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基于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的长期、连续定位观测,采用陕西省第6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根据陕西省南北部气候差异显著的情况,采用森林在陕西南、北不同气候带下的实际生产力计算了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的实物量。并采用市场价值法、费用代替法、替代工程法、Volume-derived biomass等方法估算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19992003年间,(1)陕西省北部森林生态系统年固碳量524.6×104t,年释氧量1404.6×104t,单位面积年固碳量1.364t/(hm.2a),单位面积年释氧量3.652t/(hm.2a)。(2)南部森林生态系统年固碳量1797×104t,年释氧量5918.9×104t,单位面积年固碳量3.459t/(hm.2a);南部单位面积年释氧量9.260t/(hm.2a)。陕西省南部森林生态功能明显优于北部森林。(3)从森林类型来看,林分单位面积生态功能最强,经济价值最大,疏林地的功能和价值则最小。(4)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年固碳经济价值是328.27×108元,年释氧经济价值为732.35×108元,总价值1060.62×108元。(5)文中对陕西省优势树种固碳释氧功能的计算由于未能按照不同林龄分别计算,存在一定误差,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412 / 142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国经济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 王兵,鲁绍伟.应用生态学报. 2009(02)
[2]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对全球氮沉降的响应 [J].
樊后保 ;
黄玉梓 ;
袁颖红 ;
李燕燕 ;
黄荣珍 ;
樊海燕 .
生态学报, 2007, (07) :2997-3009
[3]   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 [J].
方精云 ;
郭兆迪 ;
朴世龙 ;
陈安平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6) :804-812
[4]   河南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 [J].
光增云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5) :493-497
[5]   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生物量的结构与分布 [J].
张治军 ;
王彦辉 ;
袁玉欣 ;
李志勇 ;
曹磊 ;
于澎涛 ;
王颖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5) :37-43
[6]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J].
余新晓 ;
鲁绍伟 ;
靳芳 ;
陈丽华 ;
饶良懿 ;
陆贵巧 .
生态学报, 2005, (08) :2096-2102
[7]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 [J].
赵同谦 ;
欧阳志云 ;
郑华 ;
王效科 ;
苗鸿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4) :480-491
[8]   黄土高原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生长与水分关系研究 [J].
单长卷 ;
梁宗锁 ;
郝文芳 ;
刘淑明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4, (02) :9-14
[9]   陕南秦巴山区植被生态功能的价值测评 [J].
任志远 ;
李晶 .
地理学报, 2003, (04) :503-511
[10]   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平衡 [J].
周玉荣 ;
于振良 ;
赵士洞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5) :51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