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灌区农田排水沟塘湿地系统的构建和运行管理

被引:15
作者
何军 [1 ,2 ]
崔远来 [2 ]
机构
[1]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2]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态灌区; 减污; 农田排水; 沟塘湿地; 农业面源污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76 [排水];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摘要
建设生态型灌区是灌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针对传统灌区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总结了当前利用农田排水沟渠塘堰系统去除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减污型农田排水沟渠塘堰湿地系统的构建方法,其基本特征包括:水利工程属性(排渍排涝及水流的不冲不淤要求),沟塘末端修建控制排水闸(低坝),种植优势植被,生态护岸(护底)工程,排水闸(退水闸)等水工建筑物减污型工况设计。分析了该系统的运行管理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沟渠及塘堰湿地系统对稻田氮磷污染的去除试验 [J].
何军 ;
崔远来 ;
吕露 ;
易帆 ;
段中德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 (09) :1872-1879
[2]   不同尺度稻田氮磷排放规律试验 [J].
何军 ;
崔远来 ;
王建鹏 ;
史伟达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10) :56-62
[3]   次暴雨下灌区排水河道氮素迁移转化试验研究 [J].
张展羽 ;
朱晓峰 ;
夏继红 ;
孔莉莉 .
灌溉排水学报, 2010, 29 (02) :37-40
[4]   灌区沟塘湿地对稻田排水中氮磷的原位削减效果及机理研究 [J].
彭世彰 ;
高焕芝 ;
张正良 .
水利学报, 2010, 41 (04) :406-411
[5]   表面流人工湿地在滇池湖滨区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J].
李跃勋 ;
徐晓梅 ;
洪昌海 ;
何佳 ;
李宗逊 ;
陈云波 ;
李中杰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10) :2155-2160
[6]   构建节水防污型生态灌区附视频 [J].
茆智 .
中国水利, 2009, (19) :28-28
[7]   灌排调控的稻田排水中氮素浓度变化规律 [J].
彭世彰 ;
张正良 ;
罗玉峰 ;
缴锡云 ;
孙勇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9) :21-26
[8]   降雨径流时农田沟渠水体中氮、磷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J].
徐红灯 ;
王京刚 ;
席北斗 ;
翟丽华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7, (01) :18-21
[9]   自然水塘湿地系统对农业非点源氮的净化截留效应研究 [J].
王沛芳 ;
王超 ;
徐海波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3) :782-785
[10]   生态型灌区理念及构建措施初探 [J].
顾斌杰 ;
王超 ;
王沛芳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5, (12)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