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MS分析鸡油菌中挥发性成分

被引:16
作者
李文 [1 ]
谷镇 [1 ,2 ]
杨焱 [1 ]
冯涛 [3 ]
刘艳芳 [1 ]
周帅 [1 ]
张劲松 [1 ]
机构
[1] 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2]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3]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鸡油菌; 干品; 馏分;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19 [其他食品制造]; O657.63 [质谱分析];
学科分类号
083202 ; 070302 ; 081704 ;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对鸡油菌干品和蒸馏萃取得到的鸡油菌馏分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提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鉴定得到鸡油菌干品中75种挥发性成分,占色谱流出峰总面积的76.05%,主要为酸类、酮类、醇类和酯类,主要成分有己酸、3-甲基丁酸、1-辛烯-3-醇和丁酸;鸡油菌馏分中48种挥发性成分,占色谱流出峰总面积的32.05%,主要为酮类和醛类,主要成分有β-二氢紫罗兰酮、(2E,4E)-2,4-癸二烯醛和香叶基丙酮;鸡油菌干品和馏分中共有15种相同组分。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及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分析双孢蘑菇汤的风味活性物质 [J].
李琴 ;
朱科学 ;
周惠明 .
食品科学 , 2011, (16) :300-304
[2]   鸡油菌研究概况与展望 [J].
张传利 ;
杨发军 ;
桂雪梅 ;
李兴明 ;
白成元 .
热带农业科技, 2010, 33 (03) :35-39
[3]   鸡油菌制种及栽培技术 [J].
陈翰林 .
农村新技术, 2010, (17) :12-13
[4]   鸡油菌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研究 [J].
罗成 ;
周达 ;
鲁晓翔 .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0, (07) :155-159
[5]   鸡油菌属的研究概况与展望 [J].
田霄飞 ;
刘培贵 ;
邵士成 .
微生物学通报, 2009, 36 (10) :1577-1586
[6]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白金针菇中的挥发性成分 [J].
陈智毅 ;
刘学铭 ;
施英 ;
吴娱明 ;
邹宇晓 .
食用菌学报, 2009, 16 (01) :73-75
[7]   鸡油菌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J].
刘如运 ;
杨伟祖 ;
刘剑锋 ;
李仙 ;
周丽娟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235-237
[8]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蔓荆子挥发性化学成分 [J].
杨再波 ;
赵超 .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04) :16-19
[9]   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法分析草菇中的香味成分 [J].
温泉 ;
王锡昌 .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6, (06) :176-180
[10]   姬松茸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GC-MS分析 [J].
邢增涛 ;
郭倩 ;
冯志勇 ;
郭力刚 ;
刘玉敏 .
中药材, 2003, (11) :789-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