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提取物的抗抑郁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85
作者
周中流 [1 ]
刘永辉 [2 ]
机构
[1] 湛江师范学院化学科学与技术学院制药工程系
[2] 不详
关键词
香附; 抗抑郁作用; 药理活性; 作用机制;
D O I
10.13422/j.cnki.syfjx.2012.07.063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筛选香附抗抑郁活性部位并初步探讨其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小鼠ig香附各提取物给药量均为10 g.kg-1,阳性对照药氟西汀(0.08 g.kg-1),连续给药15 d后进行测试,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小鼠尾悬挂实验对香附醇提物及其各极性部位进行抗抑郁活性筛选,继而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脑额叶皮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变化,探讨香附抗抑郁作用机制。结果:香附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与对照品氟西汀类似,均能显著缩短小鼠游泳和悬尾的不动时间,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活性强于正丁醇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可明显升高小鼠大脑额叶皮质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含量(P<0.01),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香附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对"行为绝望"动物模型有较明显的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和DA的含量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19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舒郁颗粒对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J].
沈晓明 ;
韩宁 ;
马云枝 ;
贾奎 ;
李冬玉 ;
史继鑫 ;
兰瑞 ;
张可可 ;
孟闯 ;
任应国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 (19) :177-180
[2]   抑郁平胶囊对小鼠抗抑郁作用研究及有效部位筛选 [J].
陆蕊杭 ;
王丽娜 ;
王丽岩 ;
凌雪宇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16 (14) :174-175
[3]   香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J].
徐燕 ;
李大祥 ;
凌铁军 ;
项威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16 (11) :214-218
[4]   香附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J].
刘成彬 ;
张少聪 ;
李青天 .
光明中医, 2009, 24 (04) :787-788
[5]   香砂六君子汤的抗抑郁活性部位筛选 [J].
周本宏 ;
黄付伟 ;
刘敏 ;
吴玥 ;
王慧媛 ;
冯琪 ;
王高华 ;
胡先明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7, (05) :609-612
[6]   淫羊藿提取物抗抑郁作用研究 [J].
钟海波 ;
潘颖 ;
孔令东 .
中草药, 2005, (10) :70-74
[7]   解郁汤对小鼠强迫游泳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J].
卢峻 ;
时宇静 ;
图娅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3, (04) :49-50
[8]  
现代药理实验方法[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张均田 主编, 1998
[9]  
药理实验方法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徐叔云等 主编,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