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悬浮颗粒物中磷的赋存形态

被引:15
作者
魏俊峰 [1 ]
陈洪涛 [1 ]
刘鹏霞 [1 ,2 ]
李荣华 [3 ]
于志刚 [1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
[3] 黄河水利委员会利津水文站
关键词
磷; 赋存形态; 悬浮颗粒物; 长江;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10.01.010
中图分类号
X522 [河流];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2006年9~10月在长江采集悬浮颗粒物样品,应用改进后的SEDEX法对磷的赋存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生磷灰石磷是长江悬浮颗粒物中磷的主要赋存形态。涪陵至万州江段,碎屑磷灰石磷的含量较高,弱吸附态磷和有机磷含量较低,磷的赋存形态主要受悬浮颗粒物含量的影响;香溪至葛洲坝下江段,弱吸附态磷和有机磷含量较高,碎屑磷灰石磷含量较低,磷的赋存形态主要受浮游植物生长及泥沙粒径的影响;城陵矶至大通江段,有机磷、碎屑磷灰石磷和铁结合态磷含量较高,弱吸附态磷含量较低,磷的赋存形态主要受泥沙粒径和洞庭湖输入的影响。长江悬浮颗粒物中生物可利用磷占颗粒态磷的45.6%,长江上游水体中生物可利用磷含量较低,下游含量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1]  
Distribution of phosphorus in sediments from Tomales Bay, California[J] . S. Vink,R.M. Chambers,S.V. Smith.Marine Geology . 1997 (1)
[12]  
Particulate phosphorus sedimentation at the river inflow to a lake[J] . Lech Kufel.Hydrobiologia . 199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