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侏罗纪古构造及其对聚煤盆地的控制

被引:6
作者
夏玉成 [1 ]
孙学阳 [1 ]
王佟 [2 ]
韦博 [3 ]
杨曙光 [3 ]
杜荣军 [1 ]
王悦 [4 ]
王超平 [1 ]
陈聪 [1 ]
机构
[1] 西安科技大学
[2]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田地质局
[4]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煤炭地质; 构造控煤; 聚煤盆地; 古构造; 新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古构造是控制聚煤盆地形成与演化的首要地质因素。新疆赋煤区是由前寒武纪形成的大陆古板块、微型陆块与古生代形成的造山带镶嵌而成的复合大陆块体。早-中侏罗世,区域挤压应力松弛甚至出现区域拉张应力,盆-山耦合型前陆-克拉通盆地成为新疆早-中侏罗世聚煤盆地的主体;基底性质不同的两个构造单元之间及造山带内部,形成带状拉张断陷;在某些早期弧后盆地和残留海盆分布的地区,发生继承性沉降,成为陆相聚煤盆地。在具有前寒武纪基底的前陆-克拉通盆地和继承性盆地中,聚煤作用最为强盛;发育在古生代造山带之上的伸展断陷型山间盆地,聚煤强度的横向变化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3+53 +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1]  
青藏高原地质演化[M]. 科学出版社 , 中-英青藏高原综合地质考察队编写,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