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PCR分子杂交技术分析大熊猫肠道菌群结构

被引:34
作者
鲁海峰
魏桂芳
李仲逵
李红
王爱善
顾建萍
金会宇
孙强
赵立平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与生态基因组学实验室
[2] 上海动物园
[3] 上海野生动物园
[4]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与生态基因组学实验室 上海
[5] 上海
关键词
ERIC-PCR; Southern杂交; 指纹图谱; 大熊猫; 肠道微生物;
D O I
10.13381/j.cnki.cjm.2005.02.001
中图分类号
S852.61 [病原细菌];
学科分类号
090601 ;
摘要
目的 了解大熊猫肠道微生物区系结构的相似性和稳定性,并找出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与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对上海动物园及上海野生动物园所饲养的3只大熊猫2次采集的粪便样品进行微生物群落总DNA的抽提,并以此为模板获得反映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ERIC- PCR和Southern杂交指纹图谱,比较各DNA样品指纹图谱的相似性指数。结果 除国庆(大熊猫)的第1次采集的样品(当时处于腹泻状态) ,其他各DNA样品的ERIC- PCR及Southern杂交指纹图谱的相似性都达到85 %~10 0 % ;佳斯及川川(大熊猫) 2个个体2次采集的样品之间ERIC指纹图谱的相似性分别为93%和87% ,而国庆腹泻时的样品与健康时的样品之间则为71%。结论 大熊猫不同个体之间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相似,而且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比较高的稳定性,但当个体的健康出现问题时肠道优势菌菌群结构有一定波动。所采用的DNA提取方法、ERIC- PCR和Southern杂交指纹图谱的高度重复性证明了之一分子生态学技术在大熊猫肠道微生物区系动态监测中的可行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用PCR指纹图技术分析焦化废水接触氧化池中悬浮污泥和生物膜的微生物种群组成 [J].
李亮 ;
魏桂芳 ;
童耕雷 ;
赵立平 .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4, (01) :11-12+15
[2]   腹泻儿童肠道菌群结构特征的ERIC-PCR指纹图分析 [J].
潘莉 ;
杜惠敏 ;
黄海东 ;
魏桂芳 ;
陈俊仪 ;
赵立平 .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3, (03) :17-19
[3]   代表活性污泥中苯酚降解菌群的ERIC-PCR产物片段的多态性 [J].
高平平 ;
王健 ;
席玉英 ;
赵立平 .
生态学报, 2003, (06) :1095-1100
[4]   大熊猫阴道菌群调查 [J].
雷蕾 ;
余星明 ;
曾蔚 ;
费立松 ;
王强 ;
张再蓉 ;
王成东 ;
牛李丽 ;
赵波 ;
钟顺隆 .
中国兽医科技, 2001, (09) :9-10
[5]   大熊猫幼仔口腔分泌物中检出聚团肠杆菌和微球菌 [J].
喻述容 ;
余建秋 ;
李光汉 ;
杨智 ;
黄祥明 ;
张志和 ;
兰景超 ;
张蜀涛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1, (03) :286-287
[6]   Fingerprinting of mixed bacterial strains and BIOLOG gram-negative (GN) substrate communities by 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 sequence-PCR (ERIC-PCR) [J].
Di Giovanni, GD ;
Watrud, LS ;
Seidler, RJ ;
Widmer, F .
CURRENT MICROBIOLOGY, 1999, 38 (04) :217-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