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老年男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性因子血清学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56
作者:
刘润
周农
机构:
[1]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来源: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男性;
雌激素类;
白细胞介素6;
高敏C反应蛋白;
预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男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雌激素(E2)在血清中的动态变化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探讨其变化规律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于2011年4月—2012年6月收治的49例老年男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我院体检的38名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分别以E2、IL-6和hs-CRP为研究指标,观察男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的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30天的血清IL-6、hs-CRP与E2水平以及NIHSS评分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各观察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急性期(第1天、第3天、第7天)两组患者组别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IL-6以及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E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2)恢复期两组患者交互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时间和不同组别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20);组别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24),时间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46)。(3)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IL-6以及hs-CRP水平变化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E2水平变化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1)IL-6、hs-CRP与E2参与脑损伤与修复的某些环节。(2)E2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利预后密切相关,对男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恢复有积极意义。(3)IL-6、hs-CRP水平的动态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提示IL-6、hs-CRP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具有不利影响。(4)E2、IL-6、hs-CRP的血清学水平变化可以作为反映患者病情变化的有意义的临床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795 / 799+809
+809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