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结构与发展特点

被引:18
作者
李艳菊 [1 ]
姜勇 [1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关键词
幼儿; 同伴交往; 结构模型; 亲社会性; 社交障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10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05 ;
摘要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对上海市15所幼儿园小、中、大班共199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结构及其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内部结构可分解为四个维度:社交主动性、亲社会性、语言与非语言能力以及社交障碍。(2)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其中发展最快的是小班到中班阶段,大班幼儿与中班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无显著差异。(3)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2]   小学儿童向社会行为的发展 [J].
王蕾 .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04)
[3]   中澳两国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J].
方富熹 ;
齐茨 .
心理学报, 1990, (04)
[4]  
儿童的社会技能[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周宗奎著, 2002
[5]  
Social competence in young children’s peer relations: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and change[J] . Susanne A. Denham,Carolyn Zahn-Waxler,E. Mark Cummings,Ronald J. Iannotti.Child Psychiatry & Human Development . 1991 (1)
[6]  
Annual progress in child psychiatry and child development. MACCOBY E. . 1990